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兄何故造反?> 皇兄何故造反? 第166节

皇兄何故造反? 第166节(3 / 4)

,天子每次在提到这位的时候,神情当中都透着几分厌恶。 但是他也明白,王骥在文臣当中的地位,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撼动的。 而且,王骥这个人太狡猾,锦衣卫查了许久,也没能抓住他和王振私下结交的实证。 所以他方才的话语,也仅是试探而已。 既然早有准备,卢忠自然也就不会露出什么失望之色,开口道。 “总宪大人所言极是,如今云贵等地苗贼作乱,战事正值紧要时候,王骥老大人这些年来辗转各地督战,想来,也和王振没什么交情,不过另一位,只怕牵扯不浅吧?” 拿不下王骥,拿下一个石璞也是好的。 毕竟,这可是实打实的七卿之一啊! 俞士悦偷偷看了陈镒一眼,见后者没什么表示,便知道,这件事情就这么着了。 于是,俞士悦开口问道。 “卢指挥使既然如此说,想必是已经有了眉目,可否详述?” 卢忠既然提起此事,自然是有所准备的,当下便开口道。 “这是自然,说来,此事也算巧合,前番本指挥使奉命,查抄王振及其党羽府邸,在一应赃物之中,查抄了一份北宋蔡君谟的《颜真卿自书告身帖跋》。” “此物,在王振的收藏当中不算十分珍稀,但是也算是珍品,因此,锦衣卫便派人查探了一番。” “后来,经王振府中下人辨认,此物是正统十三年二月,时任山西左布政使的石璞,在回京述职的时候,亲自送到的王振府上。” “巧合的是,没过不久,前工部尚书王卺,当廷和王振冲突,四月致仕后,石璞便被超擢,授工部尚书。” 俞士悦沉吟片刻,问道。 “卢指挥使的意思是,石璞以这份蔡襄的书法,当做贿赂,从王振手中取得了工部尚书之位?这,似乎有些草率吧!” 历朝文风,以宋是最盛。 苏、黄、米,蔡四人,被称为宋四大家,专擅书法,存世之作,也十分受文人的追捧。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跋》便是四家之中,蔡襄传世不多的墨迹之一。 王振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县学教谕出身,但是总归是读书人,对于书画字帖也十分喜爱。 不过要说,这一份墨迹,能换一个七卿之位,未免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毕竟,这份墨迹虽然难得,但也不至于是什么价值连城的珍品。 想要给一个七卿定罪,那么证据就必须详实充足,经得起满朝大臣的质疑。 单凭这么一份墨迹,很难定罪。 毕竟,就算确定了,这份帖跋的确是石璞送给王振的,那也不能说明什么。 寻常的文人士大夫之间,若交情良好,也常常互赠书画礼物。 到了三品以上的官员,在朝廷的政务往来当中,不可避免的要和一些宦官交际。 互赠礼品,再正常不过。 <div style="text-ali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