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由天子“主动”收回,也能最大限度的维护天子的颜面,可谓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于是,高谷紧着附和,道。 “不错,成公公,宗室入京,一路少不了要惊扰百姓,天子圣明,定是体恤生民不易,所以遣公公来收回奏疏?” 面对两个阁臣这么明显的暗示,成敬再不明白,他就白白在司礼监待了这么久了。 拱了拱手,成敬开口道。 “原来两位阁老说的是此事,但请放心,方才陛下已经召了大宗伯入宫,专门商议此事。” “过些时候,旨意便该到内阁了,陛下严令,此次宗室入京,自启程至京城,不得惊扰百姓,不得接受地方官吏招待,以封地为准,各宗室路途中的花费,由一地藩王承担。” 这…… 两位阁臣面面相觑,最终,还是陈循犹豫着问道。 “成公公是说,此事,大宗伯应了?” 成敬含笑点头。 这回,换陈循两个人看不懂了。 这件事情,最该反对的,其实应该是礼部和户部。 户部要出钱,肯定是老大不愿意的。 当然,考虑到现在户部的那位大司徒,刚刚因为胡椒苏木一事,被天子在后头撑了一回腰,大概率只能把这个苦果咽下去。 但是礼部竟然也不反对,就让他们没想到了。 礼部是典型的闲的时候闲死,忙的时候忙死。 今年下半年,礼部就没闲着过,东宫大典,登基大典,册封皇后大典,几个仪典忙完,立刻就开始准备冬至节和年节的仪典,忙的不可开交。 宗室进京,而且是这么大批量的进京,安排住处,迎候事宜,再加上宴席,朝拜仪典。 这么一通忙下来,礼部的工作量,保守估计要比寻常年节翻上一倍。 大宗伯那个恬淡的性子,竟然也能答应下来? 要知道,礼部那位可是大佬,资历深厚到,天子在他面前也只能好好商量。 这种已经沿袭了十数年的惯例,大宗伯只需一句年年如此,便可以搪塞回去。 结果,竟然就这么定下来了? 虽然还没有形成正式的旨意,但是作为承旨部门的礼部,都已经没什么意见了,那他们还折腾个什么劲。 要头疼,也是该出钱的户部和该出力的礼部头疼。 于是,陈循侧过身子,道。 “陛下和大宗伯考虑周到,京城当中,多年未有大批宗室觐见,陛下新登大位,的确应该和宗室好好亲近,成公公冒雪而来,先请进公房内暖暖身子吧。” 高谷默了默,没说话。 陈次辅现在,不仅抛去了往常老好人的形象,对待宦官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自矜自傲。 像这种不算正式的场合里头,有时候甚至客气的让高谷觉得有点过分。 成敬倒是习以为常,拱了拱手,道。 “还是不必了,刚巧晌午了,陛下体恤二位辛苦,特赐了宫宴给二位,还有就是,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