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兄何故造反?> 皇兄何故造反? 第271节

皇兄何故造反? 第271节(2 / 4)

接旨意后三日内,兵发平越,不得迁延,不计代价,务要在十日之内,解平越之围,违者以失期之罪,军法论处。” “遵旨。” 成敬领了圣谕之后,后退两步站回原地,准备按照惯例,待早朝之后,再传圣旨。 然而天子瞪了他一眼,道:“现在就去!” 话虽然是对成敬说的,但是群臣心中都忍不住一颤。 连天子身边最得宠的大珰,都是如此待遇,看来天子这回,怕是动了真火了。 随着成敬急匆匆的退出大殿,前去传旨,天子总算是平静了下来,将目光放回到了殿中,口气沉沉。 “于谦,对这份军报,你可有何解释?” 第326章 于谦的地位 文华殿中。 各式各样的目光纷纷落在立于殿中的于谦身上,有惋惜,有忧虑,有担忧,不一而是。 军报带给众臣的震惊,毕竟只是一时了。 短暂的失措之后,老大人们迅速的找回了理智。 应该说,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局面已经是失控了。 从逻辑上来讲,王骥陈兵辰州,沅州,或许是有自己私心,但是之所以一直没有被朝廷怪罪,说明还是有一定的战略考虑的。 苗人起事是在四月中旬,最初,朝廷只觉得是地方小型的叛乱,所以派宫聚率军两万前往平叛。 宫聚五月底率军到达苗地,但是他抵达之后才发现,苗乱蔓延甚广,不仅接连包围了数座城池,其中就包括了被困苗地深处的平越城,叛军的数量更是达到了恐怖的近十万人。 两万对十万,实力太过悬殊。 于是宫聚快马飞报,向朝廷求援。 六月中旬军报抵京,恰逢边境局势紧张,太上皇在暗中筹备亲征,不宜动用京营。 于是,朝廷便就近命征伐麓川的王骥大军,前往增援。 王骥七月接到命令,从麓川转道湖广,大军粮草辎重众多,行军缓慢,直到九月底才抵达辰州。 于是,王骥便大军初至,地形,局势皆不熟悉为由,选择按兵不动。 所以事实上,他陈兵的时间到如今,大约也就是两个多月不到三个月,时间又是冬季,因此逻辑上还是勉强说得通的。 当然,自从前段时间,勋贵这边弹劾王骥之后,京城当中也开始有流言,说王骥是看朝廷动荡,拥兵自重,在观察局势,但是这种说法,却没有实际的证据,只是传言而已。 这也是方才朝臣们争论不休的原因所在,从战略上讲,王骥的做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但是朝堂之争,有时候是不讲逻辑的。 任你有天大的理由摆出来,平越一封字字血泪的陈情书,便足以抵过一切。 面对着这份几乎是平越军民的性命和坚守书写而成的军报,即便有无数的辩解之词,此刻也显得苍白乏力。 更何况,于谦就不是一个会巧言令色的人。 面对天子怒意沉沉的质问,于谦脸上浮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