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局面,恐怕是张輗等人也没有想到的。 不过所幸,虽然张輗等人在宫外敲登闻鼓,但是殿中还是有他的人的。 见殿中的情势不对,早得了吩咐的都督同知朱谦立刻出列道。 “陛下,臣以为英国公等人聚集宫外,必然是有冤情要陈,何况大庭广众之下,登闻鼓响,必然会引起朝野关注,耽搁越久,恐怕外间议论越多,臣以为,还是先将英国公等人宣入殿中,再行计议不迟。” 话音落下,不少五军都督府的官员,也站了出来表示附议。 两边正争执着,上首的天子终于开口,道。 “诸公,侯,伯,乃社稷勋臣,不会无故聚集,虽行为鲁莽,但想来情有可原,准朱谦之言,先将诸人召入殿中,陈明情况之后,再议诸人擅自击鼓聚集之罪。” 第421章 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不多时,随着内侍们的传唤,文华殿外出现了一群身着绯袍的年轻勋臣。 这些人胸前个个绣着麒麟,白泽,象征着自己的身份,看起来华贵非常。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祁钰望着底下,这几乎占了京城勋贵近半的队伍,再一次认识到了土木之变,给大明的勋贵武臣带来了多么沉重的打击。 大明的勋贵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早朝是议事的场合,所以没有差事的勋贵,如非特许,一般是不上早朝的。 至于常朝的时候,他们虽然都到场,但是常朝的人太多,也看不出来什么。 但是这一次,这么多的勋贵一次性在早朝的场合当中出现,冲击感就显得格外强烈。 土木之役对于文臣的打击同样严重,整个朝廷中枢当中,重臣的年纪平均下降了五到七岁。 但是即便如此,除了掌道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之外,朱祁钰每天在早朝上见到的,也基本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大人。 有那么几个四十岁的,也是两个巴掌数的过来,三十岁的基本没有。 但是反观勋贵这边。 放眼望去,底下跪着的十几个勋臣里面。 要么是像任礼和陈懋这样已经年逾六旬的老臣,要么就是刚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真正处于四五十岁的鼎盛期的勋贵,也就那么两三个,还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 甚至于,这些人当中,还有像新任的英国公张懋这样,连成年都没有的勋贵。 作为大明武臣的顶层力量,勋贵的断代实在有些严重,怪不得会被文臣步步紧逼。 当然,中层的武臣还是有很多的,但是往往在涉及到文武相争的时候,这些人是说不上话的。 暂且将这些念头放在脑后,朱祁钰道。 “免礼吧,你们这么多的公,侯,伯大臣,聚众宫外,敲击登闻鼓,这是,在向朕和朝廷示威吗?” 在场的不少勋贵,都是因为父辈战死土木,所以刚刚袭爵没有多久的年轻人,殿前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