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兄何故造反?> 皇兄何故造反? 第346节

皇兄何故造反? 第346节(2 / 4)

查,同时让卢忠持朕密诏,前往宣府,将归程使团先行扣下,押回京师待审。” 好吧,天子亲自开口背书,群臣也没什么好质疑的。 既然并非无缘无故,又是持了密诏抓人,那么老大人们勉强就接受锦衣卫是事急从权。 将目光从锦衣卫的身上挪开,群臣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了使团案件的本身。 作为协审官员之一,这个时候,大理寺卿杜宁出言道。 “卢指挥使方才所言,如若属实,那么擅抓使团之事,便可揭过,但是老夫有两点疑问,请卢指挥使解惑。” “其一,使团谈判过程当中,如何泄露的边境军情,为何要泄露军情,是主动泄露,还是无意间被套了话,其中细节,不知卢指挥使可曾查明。” “其二,泄露军情之罪,虽然重大,但并不是需要保密之事,涉及朝廷大员,举朝关注,无论最终查明是真是假,都该公布审讯情况与调查进度,锦衣卫缘何迟迟不肯公布案情?” 说到底,这才是朝廷众多大臣,对于锦衣卫怨气满满的原因。 使团当中有文臣的二品大员,也有清流风宪,还有五军都督府的重臣。 这样重量级的阵容,锦衣卫一言不发,直接就把人抓了也就算了,只要锦衣卫能够拿出足够的理由就行。 毕竟,老大人们也没有不讲理到,说二品大员即便犯了罪也不能抓的程度。 但是你人都抓了,连个说法都不给。 群臣一本本的奏疏询问,弹劾,锦衣卫都置若罔闻,这种无视的态度,让老大人感到很不舒服。 当然,听起来更有道理的说法是。 对于这等大员,锦衣卫不公布任何理由就擅自抓捕,对于廷臣询问,全无顾及,以后朝廷岂非人人自危?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卢忠的身上。 但是这一回,这位指挥使大人却有些犹豫,迟疑着将目光投向了上首的天子。 见状,天子也叹了口气,道。 “既是廷鞠,自当审问个清楚明白,虽然事关重大,但是也不必讳言,如实说来便是。” 第430章 接踵而来的重磅炸弹 再次得了天子的允准,卢忠这才彻底没了顾及。 转过身,从案上再度抽出了一份文书,对着杜宁开口道。 “先回答寺卿大人的第一个问题,使团是否是主动泄露,根据锦衣卫审讯的结果,使团并非被人套话,也不是无意说漏了嘴,而是在谈判当中,主动透露了沙窝的布防状况。” 事实上,廷鞠虽然是审理刑案,但是和普通的审案却不太一样。 一般的审案,是将犯人带上来,然后出示人证物证,取得案犯的口供,厘清真相,然后进行判罚。 但是问题是,这个过程往往不是一两天就能走完的,案情简单或者事情不大也就算了。 可若是大案要案或者案情复杂,那么这个过程可能会很久。 朝廷的文武百官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