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兄何故造反?> 皇兄何故造反? 第348节

皇兄何故造反? 第348节(3 / 4)

被治罪吗?” “还有,用沙窝军报取得也先信任之事,分明我们商议过后,让袁彬过去传话,得了太上皇允准的事,如何成了我自作主张?” 不得不说,许彬虽然怒极,但是并没有失去理智。 这番话,倒是引起了在场不少大臣的沉思。 虽然说许彬拿不出证据,但是从逻辑上来看,的确就像许彬说的。 即便是谈判不成功,回朝之后也最多就是失职之罪。 但是须知,迎回太上皇的艰难,朝野上下都清楚,不可能因此对他处罚过甚。 可擅自提出割城的条件,甚至是泄露军报,这种事情,动辄就是关系到性命的大事。 许彬身为使团正使,二品大员,完全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除非,他真的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 那么,除了是受了太上皇的旨意,好像,也没有其他的解释了…… 第433章 不是要证据吗 谁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 作为使团正使的许彬,和使团副使的萧维祯,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不仅如此,还在御前吵成这个样子。 要说事实真相如何,众臣的心中,各自有自己的判断。 但是问题是,这种涉及到太上皇的大事,完全不是合乎逻辑的个人判断就可以的。 不管是或者不是,都需要有详实的证据支撑,才能服众。 一时之间,不少的大臣,包括一些七卿和内阁大臣在内,都对于敲响登闻鼓的一帮勋贵心中升起了一阵怨气。 不错,虽然那些勋贵坚持否认,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就是陪着英国公来敲登闻鼓的。 只不过天子顾及着面子,没有戳破而已。 说回这件案子。 审到现在,大臣们皆是感受到了棘手之意。 很明显,无论是许彬还是萧维祯,都没有足够充足的证据,来证实自己的话。 但是偏偏,这件案子闹上了廷鞠。 且不说廷鞠之上,多少文武百官在见证着,消息根本不可能瞒得住。 单是从规制流程上来说,廷鞠的一应细节,都有专门的官员负责记录归档,以备查阅的。 甚至于,廷鞠,廷议,廷推做出的结论,也是要明发邸报到各地方的。 因此可以说,上了廷鞠,这件案子就等于是公诸天下了。 换而言之,这件案子不管怎么判,都需要有详实的证据支撑,来堵住各方的议论。 一时之间,大臣们看着同样有些头疼的天子,不由感受到了天子一直捂着盖子的一番苦心。 如果没有登闻鼓事件,这件案子一直由锦衣卫秘密调查,那么不管太上皇的事情是真是假,都还有转圜的余地。 最大的可能就是,高层的大佬们和天子聚在一起商议一番,以对朝局动荡最小的方式,将使团的一干人等处理掉。 这件案子也就结了。 可偏偏,有人就是要闹,结果闹出这样,该怎么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