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看,也先只要不是失去了理智,应该知道该怎么办,但是,老夫唯有一个疑问,尚请朱大人解惑。” “从刚刚朱大人所说来看,你和也先的谈判比较顺利,在瓦剌逗留的时间,不过四五日而已,那么,你在瓦剌营中,看到的这些局面,有没有可能是也先在故布疑阵?” “毕竟,也先狡诈不堪,你又是大明的使臣,他若想要制造假象蒙蔽你,令大明放松警惕,也是有可能的。” 闻言,朱鉴也有些沉默,片刻之后,他开口道。 “不敢欺瞒大宗伯,此事下官也有所疑虑,不过下官自认在军中多年,这份眼力还是有的。” “除此之外,这次过去跟也先谈判之时,伯都王曾私下找过下官,询问大明是否真心想要迎回太上皇,还问及……” 话说到此处,朱鉴似乎有些犹豫,往上首天子的身上瞥了一眼,然后咬了咬牙,道。 “还问及太上皇如若归朝,能否再得正位,若不得正位,安危如何保证……” 说着话,朱鉴的声音也有些没有底气。 殿中有些安静,所有人都忍不住屏息望向了天子。 倒是朱祁钰,坐在御座上,脸色依旧平静,问道。 “伯都王是也先之弟,他为何会私下寻你?” 朱鉴也感觉到了压力,深吸了一口气,回道。 “禀陛下,据伯都王所言,他一直心向大明,回到瓦剌后,奉也先命照料太上皇,越发感到大明威仪万方,气度雍然,非瓦剌可比。” “所以他也一直在规劝也先,早日送还上皇,和大明交好,不仅是他,瓦剌中有不少人,至今都心向大明,故此,他才私下前来询问于臣。” 说着,朱鉴看了一眼袁彬,踌躇道。 “不仅如此,伯都王还说,当初许彬等人到瓦剌之时,他便有心相助,不过那时喜宁在侧,对太上皇看管严密,也先有偏信喜宁,伯都王身份特殊,不敢私下去见使团,只能暗中放松守卫,让……袁彬借机和使团想见,商议对策。” 老大人们面面相觑,有些哭笑不得。 得,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怪不得袁彬能在瓦剌的看守当中,私下去跟使团“传诏”,原来是暗中有人相帮。 袁彬也有些坐立不安,倒是天子摆了摆手,道。 “使团之事,已有定论,不必再提,你且说说,对于伯都王的这些询问,你当时是如何回答?” 这次朱鉴倒是没有犹豫,道。 “臣当时回答说,陛下屡遣使节前来,自然是一心想要迎回太上皇,不过天位既定,难在更换,太上皇归朝之后,自当以继续奉为太上皇帝。” “对于太上皇之安危,臣回应说,天家自有亲亲之谊,陛下和太上皇兄弟情深,朝臣上下一意期盼太上皇南归,不必忧心于此。” 这番回答还算得体,不过天子却没什么表情,继续问道。 “那当时,伯颜王作何反应?” 朱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