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兄何故造反?> 皇兄何故造反? 第522节

皇兄何故造反? 第522节(1 / 4)

这其实就是办事风格的不同。 事实上,在太上皇一党这么多人当中,焦敬的风格是偏向于谨慎的。 当然,他说的其实也是有道理的。 朝局之上,想要成一件事情很难,但是,想要坏一件事情,方法却多种多样。 就拿整饬军屯一事来说,真正的困难从来不在是否能够通过朝议,而是通过朝议之后,能不能真正的落实下去。 那些御史科道,到了地方上,能不能真正的扛住地方官和边将们的威逼利诱,能不能看穿他们的种种手段,能不能查出被隐匿在背后的真实状况,才是真正决定这件事情能不能办成的标准。 在这长达至少一年的时间当中,他们这些盘根错节的勋戚世家,有着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明里暗里的用各种手段来各个击破。 这样做的坏处,是要陷入长时间的拉锯战当中,将战线拉长,一点点的来回拉扯。 而且,阻挡不了整饬军屯的大方向,到最后,勋贵世家们狠狠出一笔血,是免不了的。 但是,好处就是稳。 尽管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却绝不会满盘皆输,更不会伤及到根本。 而且,如果要是情况乐观的话,拖着拖着,也不是没有可能,把这件事情给拖黄了。 朝廷毕竟还要维持正常的运转。 兵部整饬军屯,需要上上下下多个衙门的协同配合,这种非常态的运转,是必然无法长期保持的。 不然的话,兵部恐怕真的会变得尾大不掉,这是从天子到朝臣都不可能接受的。 所以,一旦陷入旷日时久的拉锯战当中,只要拖的时间够长,那么,要么彻底拖黄,要么草草了结。 这对于勋戚们来说,都不算是坏结果。 但是,如果要在廷议上来一场硬碰硬,那么结果,可就难以预料了…… 看着眉头紧皱的焦敬,张輗依旧沉默,但是,朱仪眯了眯眼睛,开口问道。 “驸马爷既然有此疑惑,为何今日在清和阁中,未曾向太上皇开口进谏呢?” 焦敬没说话,只是轻轻的叹了口气。 为什么呢? 当然是因为,说了也没有用! 大明的外戚向来势弱,或者换句话说,历朝历代,外戚有话语权的时候,都是依靠着后宫,而非真正的皇帝。 虽然说,焦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后母族外戚,但是,他毕竟是外戚。 跟脚干净,没有太深厚的势力,和皇家有关系,出入宫中也不难,这种种便利,不出意外的,让他成了宫中圣母最倚重的外臣。 甚至于,在他替孙太后拉拢到了任礼之后,焦敬在张軏死后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太上皇一党中话语权最重的人物。 但是,辉煌毕竟是短暂的。 自从太上皇回来之后,宫中圣母退居幕后,不再管事,情况自然也就发生了转变。 从今天的觐见便可以很明显看出,太上皇的心里,对于曾屡屡随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