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慈宁宫是孙太后的地盘,经营多年,要是在这个地界上说话都不算数,她这个皇太后也就不必做了。 就在这些人想要一拥而上的时候,怀恩却依旧怡然不惧,看着这些不怀好意的强壮宦官,他冷笑一声,伸手将身旁锦盒中的圣旨拿起来,高举头顶,环视一周,道。 “陛下圣旨在此,谁敢放肆!” 不得不说,这一招很有用,在场的宦官都是有见识的,见到这份龙纹玉轴的圣旨,便知这是什么分量。 一时之间,即便是有孙太后看着,他们也只得放下手里的短棍,然后默默的跪倒在地。 做完了这些,怀恩方转过身,脸色依旧恭敬,道。 “圣母误会了,太子殿下金尊玉贵,内臣岂敢冒犯,这旨意接或不接是殿下的事,内臣不敢置喙。” “但是,如今仪驾已经备好,南宫也早已经在准备迎驾,内臣手里的这份圣旨,在内阁,六科,尚宝司都留了副本,宫里宫外,如今只怕都在等着殿下前往南宫一尽孝道。” “是让内臣自己回去复旨,还是让殿下接旨,随内臣一同前去南宫请安,圣母请三思!” 第661章 储君的职责 慈宁宫中,孙太后坐在榻上,冷冷的望着自己对面看似恭谨的怀恩,内心当中却一阵犹豫。 她固然不想让朱见深跟着离开,但是,怀恩的这番话,虽说是威胁,但也不得不说,有几分道理。 这一年多以来,她为了朱祁镇的事东奔西走,日日操劳,也算是对朝廷的典制流程,朝中的大致局势有了些许的把握。 这道圣旨,既然是经过了内阁和六科的副署,那么,就意味着已经正式成为君无戏言的圣命。 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太子再尊贵,在天子面前,也是臣。 怀恩的话,并不单单是威胁,更像是在陈述事实。 拒接这道旨意,严格来说,就是抗旨不遵! 当然,太子年幼,满朝堂上下都明白,这种决定太子做不了,只能是她这个圣母皇太后做的。 天子能处置的了太子,但是,却处置不了她,所以,她刚刚才试图阻止朱见深接旨。。 未接旨的情况下,她这个太后阻止接旨,那是她来担责,但是接了旨意却不遵旨办事,那就是太子之责了。 所以,真正让孙太后感到犹豫的,是怀恩最后的几句话,内阁和六科的程序,一方面象征着朝廷的权威,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消息已经传出去了。 在朝堂上头,如果想要一件事情保密,那么经手的人就得越少越好,但是一道圣旨,从内阁草拟,到尚宝司,司礼监用印,再到六科副署,行人司宣旨。 这中间经过了好几个衙门,起码十几个官员的手,想要不泄露消息,是完全不可能的。 如怀恩所说,现如今,京城中的那些大臣们,只怕早已经有人赶到了南宫外头,就等着太子前去请安呢。 要是太子迟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