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朝廷局势,还是边境局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还是那句话,可能瓦剌最开始并没有开战的想法,但是,或许到了京城,得知朝廷要整饬边军,便又蠢蠢欲动了呢? 身为臣子,只能做最稳妥,最保险的准备。 所以实际上,这就是一场,对天子的考验。 朱祁钰沉吟片刻,最终却没有直接开口,而是将目光落在了一旁的杨洪身上,道。 “昌平侯,你久在宣府,和瓦剌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依你所见,瓦剌使团此来,是何用意?” 杨洪是这次被召见的四人当中,唯一的武将。 之所以会召他觐见,其实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这个,如今的朝中,若论对边境局势的了解和把握,没有人会比杨洪更加透析。 毕竟,只有他是刚从宣府归京不久,而且是真真正正的,在边境守御了数十年的人。 事关重大,杨洪自然也十分慎重,两道花白的眉毛,紧紧的绞在了一起,从刚刚听到消息的时候,杨洪就知道,无论这场仗打不打的起来,这都是杨家的一次机会。 一旦边境再起烽烟,杨俊如今就在宣府镇守,其重要性自不必说,就算是打不起来,看眼前的场景就知道,如今的朝中,其实缺少对边境局势能够有极准确把握的大臣。 或者说,这些文臣不是把握不了,而是他们没有真正和瓦剌打过仗,所以即便是能把握边境局势,也不敢完全笃信自己的判断。 毕竟,这种事情一旦判断错了,就有丧师辱国的风险。 但是杨洪不一样,他能够看清边境的局势,与此同时,他多年镇守的经历,也让他能够足够笃信自己的判断。 那么,接下来剩下的,就是杨洪有没有这个胆量,在天子面前做这个保证了。 一旦他能够解决眼前的困难,那么至少之后,在天子这里,杨家纵然不是心腹,至少也是能臣。 杨洪这段时间在府中,和杨杰谈了许多,对于他回京之前朝廷发生的诸多事情,也都有了更深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对于天子的心性也有了清晰的认知,所以,杨洪清楚的明白,若想要真正得到天子的信任,那么能力和德行缺一不可。 二者兼有,便如于谦,陈镒,王文等人,便可得到天子毫无保留的支持和翼护。 若具其中之一,那么在朝中也可站稳脚跟,不必担心因这样那样的政治斗争,而被打落朝堂。 所以,这是一次在天子面前展示自己能力的最好机会。 之前镇守边境时,对于杨洪来说,最重要的是战功,那么,如今回到了京城,最重要的,或者说他能对朝廷起到最大的作用,毋庸置疑,就是对边境局势的把握。 只要这次他的判断足够准确,那么,在没有更可靠的对于边境局势把握的人选出现之前,杨家的地位,将变得无比稳固。 因此,从刚刚开始,杨洪就在迅速的思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