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奏疏中所言幼军一事,实无必要!” “我朝禁军,唯有上直卫,并无东宫直属之军,所谓幼军,乃上直卫中的府军前卫中的一支。” “之所以会有此一支,最初乃是因太宗皇帝欲征迤北,有意令皇太孙随行,又恐皇太孙战场有失,故有此设。” “然则,如今天下大定,边境已然和睦,东宫储本,关系社稷,千金之子尚且坐不垂堂,况尊如太子乎?” “大军出征,自有公,侯,伯统帅,大臣监军,兵部调遣,足可保境安民,故臣以为,东宫幼军之设,已无必要,府军前卫既为上直卫,理当承担护卫宫禁之责,不必再交由东宫操练护卫。” “此臣之见也,请陛下三思。” 第702章 引起怀疑 文华殿中,这次换朱鉴的脸色难看了。 果不其然,话到了最后,还是要绕到幼军的事情上。 如果说,东宫出阁是名正言顺,堂堂正正的话,那么,在幼军这件事情上,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表面上看,建立幼军,对于东宫的地位稳固来说,有着大大的好处,俞士悦身为太子府詹事,不应该也不能反对,不然会被议论不能尽心辅佐太子。 但是,俞士悦依旧这么直截了当的表达了反对,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不知分寸,相反的,他是太知道分寸了。 诚然,作为太子府詹事,俞士悦不应该反对设立幼军的提议,但是,别忘了,往根子上找,俞士悦还是一个文臣! 幼军的设立,第一重的好处,自然是对东宫,但是由之而来的,却是勋贵的地位提升。 即便不提之后东宫继位之后的好处,单说幼军的资历,也是十分金贵的,勋贵子弟们在幼军中呆上一两年,再放到五军都督府或者军中,资历方面便不用再有任何的担心。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军就像是武臣中的‘翰林院’。 这样的一个所在,对于力图打压勋贵势力的文臣来说,自然是能废掉就废掉的好。 就算是废不掉,让它徒有虚名,完全化为和普通的上直卫一样的存在,也是极好的选择。 这就是俞士悦反对的底气,在东宫出阁这件事情上,他不好有什么其他的态度,但是,他完全可以在幼军之事上,表明自己的立场。 如此一来,既不会让外朝觉得,他不回护太子,也不会得罪天子,可谓两全其美。 而且,俞次辅的这番话,从幼军成立的原因,到如今天下承平,扯了一大堆,其实,最关键的话就一句。 “千金之子尚且不坐垂堂,况尊如太子乎?” 这话说的还算委婉,但是,略略一想便可知道,俞次辅所指的垂堂是什么,幼军日常的操练,巡守,肯定称不上这个词,他真正指的,是某太上皇不知天高地厚的亲政举动。 换句话说,幼军一旦是设立了,等太子长成,登基即位,万一再搞一出御驾亲征,谁来负责? 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