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老狐狸,众人纷纷将目光收了回来,因为此刻,上首天子的声音已再次响起。 不过这一次,天子明显认真了许多,道。 “说来此事还跟后宫有几分关系,众卿或许不知,早些日子,朕忙于政务,朕那长子见济闲着无聊,闹着要读书识字。” “他那母妃杭氏心软,拗不过他,便找了几個在内书房读过书的宦官,教着背了两首诗。” “结果……” 底下老大人们眨了眨眼睛,均不知道天子这个时候为什么会突然提起后宫之事,有反应快的,想起刚刚王文的话,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果不其然,接下来,天子的脸色略沉,开口道。 “结果过了没两日,宫人来禀济哥儿生了重病,朕询问太医过后,太医说是思虑过深,心神损耗过度所致。” “那一场病,济哥儿发了整整两日的高热,自那以后,朕已严令后宫诸皇子,公主不得过早开蒙。” “如今,太子虽非朕亲子,但总归是宣宗皇帝一脉嫡出,为朕亲侄,又为储君,身系国本,自然不可不慎。” “深哥儿虽比济哥儿大了半岁,可到底刚满四岁,有济哥儿的前车之鉴,朕深恐再演旧事,故而迟迟心有忧虑,未命礼部即刻行出阁之礼。” 话至此处,天子又叹了口气,带着几分无奈道。 “此事说来琐碎,不堪一提,朕知道,儿女私情比不得社稷国本奠安,但是,虽上有圣母旨意,下有群臣再请,可朕始终心有不忍,这份私心,是朕之过,但也尚请诸卿能够体念!” 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以至于让在场的一众群臣都有些不知该作何反应。 第707章 “艰难’的抉择 应该说,这是天子首次在群臣面前,表达出他对于近段时间关于东宫出阁的质疑的回应。 至于说法本身,其实和王文所说的差不多,但是,从天子的口中说出来,其意义便更加不同。 尤其是,天子举出了后宫皇子的例子的时候,群臣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起此时东宫出阁的可行性。 要知道,很多事情,在没有发生的时候,人们明明知道它是有发生的可能的,但是,却总是不以为意。 然而,当有一个实例摆在眼前的时候,反而会过于忧虑。 东宫的地位稳固,和太子自己的安康,孰轻孰重? 那自然是…… “陛下心怀仁慈,笃爱亲亲,虽与太子殿下并非父子,却视之如同亲子,此诚社稷国家之大幸也,何言私心?” 片刻之后,殿中响起一道苍老的声音,众人定睛一瞧,却见开口之人不是别人,却是一直老神在在的礼部尚书胡濙。 这位大宗伯此刻面色温和,微微躬身,声音认真道。 “臣等固知陛下之心,然则东宫储本,实乃身负社稷之重,太子殿下虽幼,却当有储君担当,早日出阁读书,是为国家育圣明之储君。” “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