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从当初重设宗人府,将襄王留在京中任左宗人的时候,朱祁钰就有盘算了。 在诸宗室之中,襄王威望甚高,一向恪守礼法,能力颇为出众,又是先皇兄弟,身份尊贵,天然具备优势。 朱徽煣想要拿到大宗正的职位,必须要跨过的障碍,就是襄王,当他和靖安伯府结亲的时候,其实也就没了别的选择。 所以,打从朱徽煣进京的时候,他大概就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朱祁钰是不会过分帮助他的,如果说,他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那么,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新的大宗正,好一点的结局,是回到藩地当个闲散王爷,若是不好一点的结局,在日后的宗藩改革当中,怕是要首当其冲。 毕竟,拿了皇帝的好处,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 这一点,朱徽煣心知肚明,所以,他大概也很早开始,就准备好要和襄王斗上一场了。 要知道,襄王如今在宗学当中如此恶名远扬,其中有不少,可都是朱音埑的功劳。 要做到这一点,可不是一日之功。 但是,真正要扳倒襄王,还是需要契机。 这个契机,需要朱徽煣自己来找! 原本按照朱祁钰的打算,老岷王死后,是让襄王和朱徽煣争一争大宗正的位置,实在不行,就和之前一样,一个做大宗正,一个当左宗人。 在漫长的时间当中,二人总会分出胜负来的。 可襄王太过心急,想要先发制人,将岷王赶出京师,便有了大闹岷王府的一幕。 原本,如果朱祁钰有心拉偏架,是可以偏向朱徽煣的。 但是,他没有! 原因就在于,他想看看这位叔祖,在这等境地之下,还能不能翻盘。 事实证明,他可以! 午门请罪,煽动宗室子弟大闹十王府,都是序章,他真正的杀招,隐藏在看似失败的局面之下。 当襄王以为他大获全胜,拿到了大宗正之位,即将将岷王父子赶出京师时,真正的危机才在酝酿当中。 进一步煽动宗学子弟的怨愤,加快对岷藩军屯的清查,说服代王出面举告襄王。 当襄王沉浸在自己的胜利当中时,一张无形的大网,才渐渐将他笼罩起来。 而想要达成这三个条件,前两个都不是难事,头一个已经布置了很长时间,第二个则是岷藩自家的事,朱徽煣虽然对外说,他刚刚接掌岷藩,但是实际上,自从老岷王入京之后,基本上岷藩所有的事务,就都由他来打理了。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说服代王,让他出手弹劾襄王,只有这样,才能顺理成章的将宗务变成朝务,引动朝廷的力量,处置襄王。 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他们二人之间围绕大宗正的争夺,演化为各地宗藩对襄王的不满,营造出一种,襄王不得人心的印象。 朱祁钰不知道,朱徽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打算的,但是毋庸置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