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府不久,并无太多枝蔓牵连,加之张同知乃故定兴王张辅之弟,于勋贵武臣中素有威望,由他主持此事,可少去许多阻力,故此,臣方向陛下举荐,并无私心。” 这番解释,听着有些无力。 但是,话音落下之后,在场的一众大臣,却都不由目光闪动,望着朱仪等人的目光,多了一丝忌惮。 不说别的,单是这番话,便可以看得出来,这位年轻的国公爷,见识胆魄,都十分不凡。 事到如今,两府的目的是什么,已经很明显了,无非就是想要推张輗上位。 但是,想要达成这个目的,是非常困难的。 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天子! 五军都督府,和其他的衙门不同,其中的掌印官和左贰官,基本都是天子乾纲独断之事。 涉及军权,其他大臣如若干预,很容易被天子猜忌,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即便是朝中重臣,也都慎之又慎。 应该说,以张輗的资历和背景,成为军府的掌印官,是足够的,但是问题就在于,英国公府是太上皇旧臣。 虽然,在张辅死后,英国公府几乎很少在朝中正面发声,但是,私底下的小动作有很多。 尤其是当初张軏作为使节,前去瓦剌迎回太上皇,结果闹得鸡飞蛋打,对于英国公府在朝中的地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当然,更重要的是,那件事情之后,虽然英国公府一再降低在朝堂上的存在感,模湖自己的立场,但是,在许多大臣以及天子的眼中,只怕早将其划成了太上皇一党。 只不过,和成国公府不同的是,英国公府始终还留有余地,并没有在朝堂上摆明车马的倒向南宫而已。 但是,这也仅仅只能保英国公府的平安,不将其推上风口浪尖而已,如果想要受到重用,着实是难上加难。 张輗和任礼不同,任礼当初能够出任军府都督,是因为他身负紫荆关一战的大功,在瓦剌之役中取得了最后的决定性的胜利,若不加官进爵,实在说不过去。 可张輗说白了,就是一个加强版的纨绔子弟,基本没有上过战场,虽然现在年纪大了,熬出头了,但是,想要拿出过硬的东西,让天子不得不提拔他,却是两手空空。 正因如此,一众大臣才会觉得,朱仪此举有些不切实际。 但是,显然他们还是低估了朱仪。 刚刚的这番话,看似是在自白,向天子解释自己‘并无私心’,但是实际上,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威胁。 其中的核心意思,恰恰是最后的那句话……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