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瓦剌内部,只要稍稍露出有不满迹象之人,必定都已经被他给杀了,能活着的,必然都是隐藏的极好,没有惹也先怀疑的人。” “不过这倒是越发让我好奇,瓦剌内乱的背后,杨大人到底是如何运筹帷幄的了,或者,杨大人不会要告诉我,此番瓦剌内乱,和杨大人无关吧?” 杨杰被揶揄了一句,略略显得有些羞赧,拱手道。 “总督大人明鉴,此事的确有下官推波助澜。” “那就说说吧……” 金廉看了一眼杨洪,笑着开口道。 如果说,刚刚的时候,他和杨洪只是闲谈,那么,随着后来杨洪让杨杰过来,金廉就大约明白了杨洪的用意。 此番杨杰赶赴草原,所作所为很多并不能摆的上台面,也就是说,明着对他叙功,是不可能的。 不然的话,凭着这番合纵连横,搅弄草原风云的功绩,拜将封侯也未尝不可。 但是,且不提杨杰此番出去,有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拿的主意,并非出自圣意,就算是单说他的手段,多以挑拨为主,这便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 尤其是如今各部齐齐来讨要说法,若是认了,那么大明和各部的关系,就会急速恶化,对于杨杰自己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更详细的一些细节,光金廉知道的,就有伪造圣旨这么一桩大事藏着。 天子虽然隐隐暗示并不计较,可是,如若要授功,那么草原之行的种种内情细节,就必定要经受朝堂众臣的盘问,真的要把这桩大事牵扯出来,是福是祸,可就说不准了。 所以,授功是不可能的,明面上,杨杰就是到草原上打探消息,或者用他自己的说法,是去调查走私商人一事了。 但是,这么大的功绩,当然也不能就此白费,摆到朝堂上虽不可能,却不代表不能让人知晓。 朝中如今对杨杰草原一行,传的沸沸扬扬,虽然没有人敢猜他伪造圣旨的举动,但是正因如此,才越发将他传的神乎其技。 有说他舌灿莲花,游走各方之间,巧言善辩凭一张嘴说动各方的,有说他出了重金,收买了各部贵族的,还有说他多年病弱都是伪装,实际上武艺卓绝,袭杀脱脱不花,乃是他亲自动手的。 总之,各种说法甚嚣尘上,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草原如此局面,的确和杨杰脱不开关系。 金廉虽不在京师,但是,却也能够猜到,这些流言背后,离不开天子的默许。 至于用意,自然是为重用杨杰做铺垫。 说到底,杨杰毕竟年轻,没有资历,也没有功劳,如果贸然踏入朝局,受到超擢,必然会引发议论。 所以,他需要这些功劳来做支撑,对于普通的大臣来说,那些纷纷扰扰的流言,就足够了。 但是,对于朝中的诸多重臣来说,仅仅是这些流言,是说服不了他们的。 想要让他们默许杨杰的超擢,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