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只是打头阵的,于谦真正要应对的人,是周王等人。 面对着于谦的‘辩解’,周王沉吟片刻,对着天子道。 “陛下,于少保说,他和地方的各个官员,每次和各王府中人产生冲突,都曾向陛下呈报细节,这一点,臣相信于少保不会虚言,也没有必要虚言,但是,臣只有一个疑问,想请陛下为臣解惑。” 说着话,周王的口气变得冷峭起来,眼角余光扫向旁边的一干大臣,莫名多了几分寒意,随后,周王道。 “敢问陛下,抓捕王府中人,闯入王府,围堵王府,这些事情,于少保是事先呈报,还是事后禀告。”魃 “若是事先呈报,他指使底下衙役,官军所做的这些事情,可有陛下圣旨?” “若有的话,圣旨在何处?宫中可有留存的副本,能让臣等瞧一瞧?” 第1021章 示威 短短的几句话,顿时让在场众臣的脸色为之一变。这周王爷,果然是老辣的很! 于谦刚刚说了很多,而且都是实情,这些解释,即便是摆到朝堂上,也是正大光明的。 说白了,这些事情,都是因为这些藩王们自己耍手段而起,并不是于谦要故意生事。 所以,在事情的具体经过上纠缠,注定是于谦占理。可是,周王偏偏就不问事情经过,直接问他有没有圣旨。 一句事先呈报,还是事后禀报,便可看出,周王此次是有备而来。圣旨当然是没有的,整饬军屯事务繁杂,尤其是于谦的速度很快,要辗转各处,如果事事都要提前请圣旨再行的话,那么拖到明年去,也未必能够推进多少。 天子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听到周王的问题,一时有些为难。 见此状况,俞士悦忍不住上前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诸位藩王既然和于少保所说有分歧,那么,理当派遣官员彻查,待查出一个结果,再做处置不迟。”这句话拖延时间的用意太过明显,因此,几乎是在俞士悦话音落下之后,几个藩王的目光就立刻扫了过来。 其中年纪最大的鲁王直接就沉了脸色,斥道。 “放肆,殿前奏对自有定制,陛下和周王说话,未曾对尔等垂问,竟敢擅自插嘴,当真是目无尊上。”说着,鲁王转过头看向天子,道。 “陛下,臣久未入朝,竟不知道从何时起,群臣胆敢如此无状,看来如今,朝中风气,是该好好申饬一番了。”如今的诸宗室中,鲁王年纪最长,虽然平素低调,但是辈分年资摆在那里,谁也不可忽视。 事实上,如今殿中的这么多藩王,也就只有他,对于君臣之礼如此敏感,也最有资格说出这句话。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位鲁王,生于洪武二十一年。相比于其他生于洪武末期的藩王,他是真真正正见过洪武气象的,虽然说那个时候他还只是鲁藩世子,而且年岁尚小,可是,对于当时君臣奏对的风格,还是有所印象的。 换了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