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没有太过犹豫,便答应了下来,让群臣再议,举荐得力之人。 夜,南宫。 下朝之后,张輗便悄悄到了南宫,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都一五一十的对太上皇说了。 朱祁镇坐在上首,听完之后,眉头亦是微微皱起。 “朱鉴?” “不错,正是朱阁老。” 张輗点了点头,道。 “臣也觉得十分意外,这桩案子无论交到谁的手里,也不应该交到朱阁老的手中,毕竟,那可是于谦啊!” “不过……” 稍稍停了一下,张輗又将那一日朱仪和他的谈话,都毫无隐瞒的说了一遍,随后问道。 “当时臣觉得,单凭这桩案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影响于谦的根基,所以并未在意,但是如今,这桩案子既然落到了朱阁老的手中,陛下是否要……” 话未说完,但是意思却明明白白。 然而,闻听此言,朱祁镇却瞟了他一眼,道。 “当初镇南王一案的教训,这么快就忘了?” 啊这? 张輗微微一愣,脸色不由有些尴尬。 不过仔细想想,如今的情况,和当初镇南王一案,的确十分相似,那个时候,宁阳侯陈懋主审,也是觉得有证据在手,十拿九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暗中搞了些小动作。 结果,到了大殿之上,镇南王一道证据彻底翻了盘,又碰上薛瑄这么个认死理的,一下子把陈懋都差点给折进去了。 如今虽然说是复了爵,可有此一遭,陈懋在朝中的实力威望都大不如前,否则的话,当初军府执掌,又如何能轮得到任礼? 这和现在的情形何其相似,一念至此,张輗不由问道。 “难不成,皇上故意将此案交给朱阁老,就是想要借此案除掉朱阁老?” 这个解释,张輗自认为还算是合理。 要知道,内阁如今已经算是紧要衙门之一,朱鉴在朝事上一向偏向南宫,有这么个人在内阁,天子自然看着闹心。 可问题就在于,朱鉴的资历足够深厚,身上又背着迎回太上皇的功劳,之前的江渊一案,太子出阁一事,虽然都有牵扯他,但是,议论最多的是他的人品,若论具体的过错,确实没有大的把柄让人拿住,这无缘无故的,即便是天子,想要将他踢出内阁,也并不容易。 这次让朱鉴主持此案,看似是重用,可实际上,却是明升暗降,明面上加了太子太保,品级稍提,但暗地里,却去了内阁大学士的差遣,改为署大理寺事。 看似风光,但是实权却大大降低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于谦的案子举朝瞩目,而天子如今虽然将于谦下狱,可是官职仍在,他在朝中也有不少臂助,如果说朱鉴真的在这件案子上做些小动作的话,说不准真的,就要步了当初薛瑄的后尘了。 这么一想,张輗顿时觉得,天子将案子交给朱鉴的举动就合理了。 不过,对于他的这番猜测,朱祁镇的神色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