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皇兄何故造反?> 皇兄何故造反? 第1040节

皇兄何故造反? 第1040节(4 / 5)

讨之后,吏部最终剩下了大概二十余位人选,请旨之后,定于十日之后廷推。 俞士悦自然早就看过了名单,这些人当中,六部侍郎占了五位,除此之外,太仆寺和鸿胪寺卿,以及在外的布政使和副都御史,夹杂着几个南京六部侍郎,来历声望官职都各有所长。 但是,以俞士悦的眼光来看,其中有几个人的希望最大,其一是翰林学士仪铭。 且不说翰林院早就有入阁的传统,单说这位老大人的身份,郕王府旧臣,曾在地方历练,如今又是各皇子皇女的老师,还兼任着东宫的左春坊大学士,从哪个角度来说,入阁都够了。 唯一不足的,恐怕就是他并非科举正途入仕,而是被征召举荐入仕的,可能会被人诟病,但是,如果说,他能够闯过廷推进入最终的名单中,哪怕是吊尾,也足以弥补这个缺陷了。 其次则是鸿胪寺卿罗绮,也就是上次迎回太上皇的正使,人望,资历都够,而且,和刑部尚书金廉关系颇佳,机会也很大。 再其次就是吏部侍郎何文渊,此人虽然理政的能力不够强,但是好在他人脉广,八面玲珑长袖善舞,这一点,在廷推当中是占便宜的。 最后就是副都御史王竑,左顺门暴打王振党羽的那位,朝中许多大臣十分看好他,但是俞士悦却觉得希望不大,理由有二。 一则,王竑的性格太过刚直,甚至略显暴躁,在科道正好,但是放到内阁,就有些不合适了。 二则,他虽然士林清望很足,可毕竟几年前还只是一个给事中,虽然走了一趟边境,险死还生,但是副都御史的升迁也够了,再入内阁,升迁的就有些过快了。 除了这几个之外,剩下的人也有希望,但是以俞士悦的眼光看来,都没有太大的胜算,京中的那几个还胜算大些,可若是不在京中的布政使和其他官员,胜算就更小了,基本可以确定就是陪跑的…… 第1104章 雷击 入仕之后,都知道京官比外官要好。 不仅仅是因为能够接触到皇帝和许多大佬,更重要的是,在遇到这种升迁降黜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的发动自己的人脉。 像是这次廷推,早在皇帝发出圣旨的时候,京中的许多官员,就已经开始私底下活动,以争取廷推上更大的支持了,但是与之相对的,则是许多地方官员的鞭长莫及。 他们既然身在地方,自然不可能干预廷推的结果,只能听天由命,除非是简在圣心之人,否则多数情况下,都只是陪跑而已。 但话说回来,若是简在圣心者,又何必廷推呢? 众人对这份名单议论纷纷,可俞士悦却并不甚在意,他如今在内阁当中的权势已经够重了,再高就要盖过首辅了,所以像是增补阁臣这样的事,不好再过多插手。 甚至于,俞士悦更希望,能够进来一两个和他不那么对付的人,如此一来,内阁的势力才能相对平衡一些,他自己办起差事来,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