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们最是清楚,坐在皇位上那个人,并非所谓的天纵英才,不世之君,最初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和他们同样出身之辈而已。 无法建立完全的敬畏,若又无避退朝局的眼光,被最终清算,自然是无可避免的事。 徐有贞如今面临的,也就是这种现状,他刚刚的那一番话,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也意味着,他对皇权的敬畏心已经低到了极点。 这种情况下,作为皇权曾经的拥有着,太上皇会对他是何态度,并不单单取决于,他到底想不想造反这么简单…… “念在你一片忠心,你方才的话,朕便当你今日没有说过,回去吧,东宫如今,毕竟还算安稳,皇帝或有更动储君之意,可朕相信,朝堂上下,也不会对此坐视不理,你安心辅弼东宫,若有机会,多拉拢些朝臣,在朝上为太子说话便可。” 不知过了多久,徐有贞的耳边,响起太上皇平静而沉重的声音,其中隐隐带着警告之意,让徐有贞的心中不由叹了口气。 果然,还是不行! 应该说,他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但是,真的听到这番话时,心中还是一阵沮丧。 太上皇不傻,如今的局势,到底还没有到这最后一步。 这番话中,其实隐隐透露出来,太上皇并非没有这样的念头,但是,就像他所说的一样,太子毕竟还在东宫,皇帝有再多想要更易东宫的迹象,也毕竟只是迹象而已。 东宫未动,局势便不算是难以收拾,当然,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徐有贞还是上首的太上皇,想必都很清楚,这件事情的风险极大,而且,成功的概率很低。 毕竟,虽然说,南宫的羽林卫,东宫的幼军,加起来算是一股不弱的力量,但是,和禁军相比,连一合之敌都不是,更不要提,如今京营还牢牢的控制在天子的心腹,靖安伯范广的手中。 禁军加上京营,足以镇压京城当中可能发生的一切变故,如果说,这两方势力不能解决的话,那么,成功的希望便是渺茫之极,一旦起事,便是死路一条。 这一点,徐有贞明白,他也知道,太上皇肯定明白,可事实上,他今天来,也并没有想要挑动太上皇直接起事的念头,只是想说,要早做准备。 可是,如今太上皇的态度,却比他想象的更加坚决,直接拒绝了他的提议。 归根到底,恐怕还是因为,这件事情太大,而且,他还不够受到太上皇的信任,否则的话,太上皇至少应该表露一丝,让他谋划的意思。 毕竟,只要想做,办法总是有的,这种事情,虽然风险大,但是谋划得当,瞅准时机,并非是完全没有可能。 可是,太上皇如今这般态度,摆明了是还不够相信他。 心中叹了口气,徐有贞也不敢再继续劝,因为他很清楚,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再继续硬劝的话,痕迹就太重了。 不过,踌躇了片刻,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徐有贞还是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