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商船能够顺利回航!” 见此状况,朱祁钰也点了点头,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其实,这个时候清剿倭寇,也还有另一层用意,不过,这层用意,却不方便说出来。 不过,即便是不说,他相信于谦也能够明白。 那就是,此前和皇店的商船,一同出海的那些民间商队…… 要知道,皇店之所以能够顺利出海,是因为南直隶遗留的有郑和下西洋时期的造船厂,虽然已经破败不堪,但是,总归底子摆在那,虽然想要建造郑和所用的庞大舰队有难度,可只是普通的中型海船,却并不困难。 但是,这些民间商队竟然也能在短时间内弄到足以出海的船只,其背后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朝廷早有规制,民间能够持有的船只,形制,大小都有严格的规定,甚至于,正规的渔船在官府应当留有备案,理论上来说,民间应该不存在可以出海的大型船只。 然而,当代王放出要雇人出海核实海图的时候,这些本不应在民间存在的海船,却确确实实的出现了。 而且,数量不少! 或许是因为,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代王自作主张,在私底下偷偷的出海贸易,所以,这些人都觉得看到了机会,没有太多的防备,便显露了自己的家底儿。 却不知道,此举却让他们的底细,彻底暴露了出来。 就现在朱祁钰得到的回报来看,这次出现的商队,至少有六支里头,有十艘以上的海船,合共加起来,光是借了皇店名义出海贸易的船只,至少有五十艘。 这可是,一笔庞大的银钱啊! 当初放他们出海,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皇店的商船安全,事实上,这就是代王愿意让他们打着自己旗号出海的原因,他们借用代王府的名义,堂而皇之的躲过官府的检查,作为交换,他们需要保证代王府的商船安全,说白了,就是给和他们有关系的倭寇打好招呼,不准打什么歪主意。 说到底,这么多年下来,海上的那些倭寇,看似分散,可实际上也是有组织,有势力的,有名有姓的打点好了,就算是有那么几个不长眼的,商船自己储备的武器人手,也足可以应付。 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这帮人靠海贸走私,在沿海一带快活了这么久,也该出出血了。 按时间来算的话,皇店的商船,其实没有那么快回来,但是,这些普通的商船,有自己的路线,早是走熟了的线路,所以,回来的会快些。 这个时候出军剿倭,便是要断了他们的后路。 朝廷这些年,精力一直放在了和蒙古的对抗上,松懈了对于倭寇的围剿,到了现如今,这帮人当真觉得天高皇帝远,自己可以当海大王了。 别的不说,光是代王府在漳州的营建,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已经遭到了两次袭击,要不是最后代王放出了要组织商队出海的消息,怕是还消停不下来。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