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工部尚书陈循奉旨在殿外侯召。” 话音落下,殿中的一众大臣,脸色都有些尴尬。 刚刚的时候,召陈循过来,还是有几分可以转圜的余地在的,但是金濂这么一过来,这件事情便算是按不下来了。 可旨意已经传了下去,陈循人都到了殿外,总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再让人家回去吧…… “让陈尚书进来吧。” 不出意外的是,天子沉吟片刻,还是开口道。 于是,很快陈循的身影,便出现在了殿中。 看着陈循行完了礼,朱祁钰稍一踌躇,便开口道。 “今日召陈尚书前来,是有一桩案子,涉及到了陈尚书,所以,朕想当面问问。” 天子的口气还算温和,陈循的脸上,也没有意外或者是惊慌之色,只是平静的躬身道。 “臣惶恐,请陛下明示。” 于是,朱祁钰便命人,将内阁和刑部刚刚送上来的奏疏递给了陈循,道。 “这是内阁和刑部,先后呈上来的奏疏,有官员弹劾陈尚书,说你纵容儿子陈英收受贿赂,徇私枉法等多桩罪行,因涉事复杂,朕刚刚已经下旨,命刑部全权审理此案,三品以下官员皆准传讯。” “陈尚书既来了,那朕想当面问问,这两份奏疏当中所述,是否属实?” 说这话时,天子的口气也变得略微严肃,让殿中的气氛也紧张了不少。 不过,陈循却仍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将手中的两份奏疏递回到了内侍的手上,道。 “陛下明鉴,这奏疏当中所述,多是犬子陈英之事,他早年在臣家中族学读书,五年前为赶考,才来到京城。” “当时,正值太上皇筹备亲征,后有土木之祸,臣在内阁,夙兴夜寐,每日归家已是深夜,战事稍停后,臣受命调任工部尚书,赶赴白马口修筑大渠,逾年未归,京城家中诸事,皆无暇过问。” “故而,此奏是否属实,臣不敢担保,不过请陛下放心,如果犬子真的有不法之事,臣必定将他交给朝廷,秉公处置,绝不会有半点回护徇私之处。” 这番话,陈循说的很是诚恳,但是在场之人,谁不是狐狸成精,自然听得出来,这话中到底是什么意思。 归根结底,他这番话其实就是在说,他儿子做的事情,他完全都不知道,和他没有半点关系。 除此之外,另一层用意,就是在跟天子表功,说一下自己有多么劳苦功高,以致于,连管教自己儿子的时间都没有。 不过,与此同时,陈循的这番话,也透露出另外一个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这两份奏疏当中弹劾的内容,大有可能并非空穴来风! 这个推理并不难,因为陈循的这番话,根本就是睁眼说瞎话,在场的大臣,谁不是公务繁忙的朝廷重臣,谁家里又没有不成器的儿子。 自己儿子是什么德行,自己能不清楚吗?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的确平时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