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回来才到了礼部。 从整个升迁的过程来看,王一宁的经历不可谓不坎坷,但是,与此同时,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入仕的时间虽然久,但却算是纯纯的清流词臣,基本没有任何的地方经历,也就是调到礼部之后,才沾手了一些具体的事务,相对而言,他也就没有陈循,高谷这样的机变,有些过分拘泥古板,这也是他这么多年,一直难以升迁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王一宁虽然和陈循,高谷是同一辈的清流,且同样算是身居高位,但是,他却并没有其他两人的影响力和人脉。 至于原因,一是因为他两次丁忧,耽误了太多的时间,并没有在翰林院待得太久,二是因为,他在第二次母丧服阕之前,刚刚被朝廷任命为会试的同考官。 要知道,这个差事对于清流来说,绝对是意义非凡的,有了这一层身份,那么这一届的举子,便都算是他的门生,其好处可想而知。 然而,就是这么倒霉催的,任命刚刚下达,王一宁就遇上了母丧,所以这个差事,自然也就换了人,错失了这个机会,也彻底让他失去了和陈循,高谷并肩的机会。 所幸的是,王一宁本人也并不执念于此,甚至于,他虽然身在官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还保留着读书人的清高自傲,并不喜欢官场的那些交际,所以和他交情颇佳的,朝堂上也不过就几个人而已。 而恰恰是这几个人当中,便有高谷! 所以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这位高大人得罪了王文,王一宁虽然不至于受牵连,但是,朝中也更没有多少人敢亲近他了。 这也是之前,朱祁钰并没有往王一宁身上想的原因。 陈循推举张睿,可以说是他想要物色一个相对年轻的官员,来接替他支撑清流一脉,同时,也在朝堂上当他的臂助。 但是,如果他选王一宁,那么首先一点就是,他们是同辈的人物,所以接班人肯定是当不成的,如果说是作为臂助,礼部侍郎和吏部侍郎,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而且,张睿是晚辈,虽然是高谷的门生,但是,高谷倒了转投他门也未尝就不可,但王一宁和高谷是好友,这层关系,也不是那么好抛弃的。 可是,事实就摆在眼前,王一宁的的确确就出现在了名单当中,侧了侧身,朱祁钰低声对着身旁的怀恩问了一句。 果不其然,王一宁还真就是陈循推举的…… 目光落在殿中神色平静的陈循身上,朱祁钰越发觉得,他有些看不透陈循想做什么了。 然而,意外还没结束,随着廷推的流程一步步进行下去,没过多久,结果就已然出炉。 原本,如果朱祁钰这个皇帝没有参加廷推的话,那么,理当是王文这个吏部尚书,和其他几个尚书一同入内请见,然后敲定最后人选,当然,这个过程当中,少不了要再对最终的候选名单稍加品评一番。 但是,朱祁钰既然来了,自然也就不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