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以吧。”谢金妹觉得她和辛越从来就不是一个阶层的人,看待问题的眼光也不一样,所以她也没参考过那群公子哥嘴里说的择业意向。他们的未来是亮一下自己那枚金汤匙就能上去的直通车,她还在攒车票的零头。
学校放榜的地方辛越经过都不会看一眼,他挺看不起那些只会学习的书呆子的,谢金妹除外。他去高三年级的放榜处看了,谢金妹还真是恋爱不耽误学习的。
那次失败的做爱略过不表。时间来到高考前,6月6日上午是高三年级最后的自习,下午会要出发去看高考考场。
辛越在上午把银行卡交给了谢金妹,密码是她的生日。
“我会贴身放着的。”谢金妹开了一个最后的玩笑。
“随便你。要是我想,我可以随便划走,这卡还是我的名字。”
“随便你。”谢金妹还给他这句话,“就当这一年喂了狗吧。拜拜咯。”
“拜拜。”
简短的告白即是谢金妹变换身份之前他们最后的见面。
谢金妹计划好了高考后要办的事。取钱,改名,去外地打工攒钱,她不嫌钱多。在她的计划里辛越不给钱或者把钱收回去也没事,她查过助学贷款的额度,算上在校期间的兼职她应该能活下去。
向当地派出所提交了更名申请的谢金妹去了一个被称为打工圣地的城市。
哦对了,辛越。好久没见过这人了。他是要补完课才放暑假吗?高考之后他没联系过她,她忙着家里的事没空想他。
谢金妹想起来辛越并不知道她的具体住址,高考前只要还在一个学校读书就能轻易见上面,离开了学校却一丝能联系的途径都没有了。
出了学校的单纯环境,在外没有手机寸步难行,谢金妹购买了一部手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安装了一些常用软件,她登录上了QQ。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上她也接触过互联网,和辛越在一起的时候他借手机给她玩,她主要用来查资料,但也跟辛越加了一些软件的好友,例如QQ和微信。
辛越的备注名是他自己添加的,她看到这个挂着“辛越”的名字的头像说:分手吧,以后不用再见面了。
谢金妹没想太多,他们的关系本就是该到这里结束。天差地别的两个人不过恰好要在同一所学校念书才凑到了一块,海城二中是她拽住了救命稻草才读的,辛越是懒得挑选被他爸妈塞进来的。
“拉黑”好像比“删除”更具有江湖不见的味道。按下拉黑好友的确认键时,谢金妹想,最后几十天里他们的相处已经不如从前自然,尽管有辛越的努力伪装,但怎么想都还是尴尬。
一场年少时付费观赏的喧闹至此结束。
她不知道也无需在意的是,那条消息是邱小狄用辛越手机发的,美其名曰“开个玩笑”,为此辛越暴打了邱小狄一顿。
辛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