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和侍郎,江西籍的也占了大半。 陛下说是从江西借粮,弦外之音就是向大臣们借粮。 几个阁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傻眼,很尴尬,这朱老四有点不要脸啊。 于是大家的目光又落在了解缙的身上,显然,解缙是内阁首辅大学士,你解缙要顶住压力啊。 解缙也知道到了这个时候,自己不得不应对了,于是道:“陛下,这几年……灾害频仍,据臣所闻,如今上上下下,士农工商都是举步维艰。臣倒是听闻……近来南京城出了不少富户,还听说……武安侯郑亨,腰缠万贯……陛下……如今即便从江西借粮,也已是远水难救近火,何不先从武安侯人等这儿,先行告借一些呢?” 朱棣听罢,心里勃然大怒。 解缙这明显是托词,意思是要借先从武安侯开始,武安侯都不借,他们凑个什么热闹。 而武安侯那厮,从前朱棣倒是觉得他是一个大气的人,可哪里想到,此人如今变了,变得不认识了。 第066章 朕发财了? 武安侯不但小气,而且每日哭穷,近来好像故意搬了家里的家具,沿街叫卖,堂堂侯爵,家财万贯,这是做给谁看?还不是说朕薄待了他吗? 这不要脸的老东西! 汉王朱高煦趁此机会道:“父皇,要不儿臣这儿……想想办法,凑个一万两银子,解一解燃眉之急?” 朱棣诧异地看一眼朱高煦。 心里暖和了不少。 不管怎么说,还是上阵父子兵啊,其他人都靠不住的,自己的儿子才靠得住。 朱棣道:“要得,汉王心忧百姓,堪为贤王。” 朱高煦纳头便拜,他哭了,擦拭着泪,哽咽道:“儿臣乃父皇的骨肉,什么都是父皇赐予的,莫说只是些许银子,便是身家性命,父皇予取予求,儿臣也甘之如饴。” 朱棣颔首,赞许了一番。 解缙等人只当没看见。 你们父子俩怎么表演,是你们的事,咱们是来做官的,又不是来倒贴的。 朱棣嫌这些人讨厌,便摆摆手:“退下,退下吧。” 朱高煦还不肯走,趁着众臣告退的功夫,低声道:“父皇,要不儿臣再拿一万两吧,顺道将皇兄的那一份也给了。” 朱棣听罢,道:“难得你还念着你的皇兄。” “是啊,儿臣是这样想的,儿臣只是区区一藩王,若是给了一万两,而皇兄要是一毛不拔,他这太子只怕面上不好看,儿臣将这银子给了,就说是太子捐纳的,如此一来,便可免得天下人说三道四了。” 朱棣颔首:“兄友弟恭,这才是父子、兄弟该当的。” 朱高煦这才心满意足,告辞而去。 朱棣看着朱高煦的背影,若有所思,不过很快,朱棣又开始骂骂咧咧:“郑亨那狗才,真的变了,这还是人吗?原本这样仗义豪气的人,如今被金银迷了眼睛,被财帛蒙了心智,不干人事了!” 骂骂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