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就藩之前,曾有过被派去中都凤阳读书、耕田的经历。 因而朱棣交代一番:“朕听闻,太平府现在要开始推广新作物,这事不要急,这种子到了别的地方,未必就能丰收,要让各县的百姓,自己开个一亩半亩的地种来试试,教张安世那边,督促官府不要催逼。” “我大明缺了这么多年的粮,也不缺这一年两年,还有那邓健,要请邓健也不必拘泥在农庄之中,要去各县走走看看,他是行家,许多事,他看过之后,心里才有数。” 杨荣微笑道:“陛下,臣也是这个建议,不过……太平府现在的事,朝廷也不好多管它,管的多了,威国公怕又要抱怨事儿朝廷管,出了事,又要他担待。” 朱棣哂然一笑,随即道:“他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朝廷只验收结果,插手得多了,到时有了功劳和过错算谁的?好罢,所有劝农的旨意,都绕过太平府和宁国府,这二府的事,就让他们自个儿决定吧。” 大学士们交换了一个眼色。 胡广笑道:“听宁国府那边说,他们那边……开春之后,就已开始主持农耕了。农乃根本,蹇公主抓这件事,还亲自写了一本《劝农书》。” 朱棣道:“怎么没听那儿鼠疫的情况?” 胡广道:“没有报上来。陛下的旨意是,太平府和宁国府的事不问,他们奏报也好,不奏也成,反正由着他们去。” 金幼孜想了想道:“宁国府毕竟偏僻了一些,不似太平府和应天府人口稠密,若是应对得当,只怕还未过境,这鼠疫便已灭了。” 朱棣想了想,便点点头道:“这倒没错,蹇卿向来稳重。” 朱棣不禁高兴起来,于是道:“无论如何,无事就是好事,让他们较较劲也很好,这对百姓们都有好处。” 议了一番,朱棣似想到还有什么事,于是突然抬头看一眼亦失哈。 亦失哈站在一旁,心领神会地连忙道:“陛下,姚师傅……不见了。” 朱棣皱眉道:“不见了?” 亦失哈迟疑地道:“姚师傅乃方外之人,可能……可能……” 亦失哈后头的话没有说完,朱棣便叹道:“他呀,一身的本领,却每日想着如何明哲保身,终究是瞧不起朕的气度。不过……让他仙游几日吧,到时自会来见朕。” 亦失哈道:“是。” …… 此时,热闹的市集里,人流如织,熙熙攘攘。 此处乃是菜市,栖霞的菜市永远都是人满为患,毕竟在这儿,早已没了从前的自给自足传统,上工的人为了赶早,不只是妇人来买一些菜肉,沿街更是各种早食摊子。 此时日上三竿,人已渐渐稀疏了一些。 这一个羊汤店的对面,还有人杀鸡宰鹅,而两个和尚,正置身在此。 姚广孝穿得很朴素,而坐在对面的老和尚,则显得惴惴不安。 店家一面张罗着羊汤和菜馍,一面偷偷瞥眼过来,对这两个奇怪的和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