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你们就是挤时间也得给挤出来,趁早帮人家起好房子,否则住哪里?” 村民们沉默,有人嘀咕说:“这村学不是给砸了……村长说以后都不让娃娃们念书了,还念啥啊。” 说到这个二大爷开始瞪人,村长成了罪魁祸首,他拐杖狠狠地杵在地上戳了几下,骂:“没见识的东西,听风就是雨,贪生怕死,这村学以后还是得办起来,娃娃们就这一条出路了,不能连这点出路也给封死,那这辈子咱这个村就出不了一个能耐人!” “就这么说定了,从明天起,你们抽出时间,各家各户都至少派出一个人来帮忙,挑转捡瓦,砍木搬石,会哪样干哪样,大家伙齐心协力,一间屋能费多少时间?” 老太太听到这里还挺感动的,开始碰见那村长和两个族老确实态度差,但这种人小家子心态,倘若从哪里得知自家的事情,急于撇开怕被连累也是正常,自从家里出事,京城那些人都变了副嘴脸,她见遍了世态炎凉,也不觉得如何了,权贵人家尚且如此,何况乡下小民? 倒是这个二大爷明理又大气,一把年纪了帮他们张罗,挺让人感动的,今儿要是没有这个二大爷帮衬,他们兴许连村里都进不来。 老太太当众感谢了二大爷,二大爷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摆摆手说没啥。 “我当初能念书就是拖八锦叔爷的福,没有他建的村学,我大字不识一个,更不用说后面还有了这一大家子,现在帮点没什么,再说你们本是上邑村的血脉后代,我们都是一家人,都姓着华,用不着客气。” 听说这家人都姓华,是一条血脉的人,村民们目光友善了很多。 说完正事后,二大爷让村民们回去做中饭,等明天再来帮忙,村长要开溜,他把村长喊住了,“你今天就去把地挑出来,明儿就定好了,若是没办好,我就去找你爹谈谈。” 村长苦着脸走,他爹是上一任村长,他是从爹手中接棒的,他爹虽年纪不小了,却比二大爷又小了一辈,平时任打任骂的,他爹从二大爷那受了气,就挥起扫帚从他这找回来,可谓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最惨的都是辈分小的,这村长当得有啥用? 人都散了,二大爷领着华家一家人进院子。 二大爷家兴许是后面重新扩建的,一半是泥土房,另一半建了青砖,再用个大围墙院子将两边合并在一块。 二大爷笑着说:“人活得久了,后辈就多,后辈多了家里就住不开,地方挤,你们莫嫌弃。我知道京城地方大,早前去府城赶考就已经惊为天人,天子脚下肯定更大,可惜考了一辈子也没考中举人,更别提去京城科考。” “华詹……唉叫这名儿文绉绉的,咱们乡下地方都喊小名,小名就当大名使了,接地气,好喊。你小名唤什么?” 华詹:“……没起过……” 二大爷就瞅了瞅他,说:“二爷看你不太说话,文绉绉的跟木楞子似的,干脆喊你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