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廖杉出现时,两人同时看向她。
廖杉上楼梯的动作一顿,随即恢复自然,继续向上走,回到二楼自己的办公桌前。
忽视一直跟随在自己身上的两道灼人目光,廖杉强装自然的问于轻舟,努力把话题引回正事上,“你刚刚说发动机能不能再改进些?”
“啊,对。”于轻舟应了一声,他刚刚并不只是故意和王川泽争强斗胜,“我是觉得现在的发动机推力还是有点不够。”
新的发动机比之前用在“红星”战机上的发动机性能提升了不少,由亚音速发展到了超音速,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多变动,重量减轻了29%,油耗降低,推力、使用时长都增加了,但——
于轻舟回想着自己上次试飞时即将触底时重新爬升的过程,“就是感觉如果推力能再大些就好了。”
廖杉和王川泽听完他的话,俱是思考起来。
一个发动机不够用的话,那就……
“两个发动机。”
“双发。”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的说道。
第92章 双杀
飞机组几乎连夜开了个组会, 讨论双发动机的可行性。
原本苏联遗留下的飞机资料是单发动机设计,之前研发的“红星”也是单座单发战机。
如果要改成双发动机设计,那么牵扯到的不仅是机身的发动机舱要重新设计, 仪表、操控、机翼等等全都需要修改,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个大工程。
但双发如果可以实现的话, 那么将会在原本的性能上直接翻倍,推力极有可能从单发的3.25吨增加至6.5吨。
计算得出这个数字后,众人抬头互相对视一眼。
改了!
整个研究所的人开始加班加点的研究再给飞机加上一个发动机的事,忙得不可开交。
于轻舟也在训练之余有时间就在看张国光给他找的书。
同宿舍的人都睡了, 只有一盏小台灯还亮着。
各种飞行理论知识充斥在大脑里,于轻舟看着书上的字看得头疼,但又想起那天廖杉和王川泽心有灵犀不约而同说出同一个观点的一幕,他咬了咬牙, 继续耐下心来看书。
不知不觉间一个月过去, 已经过了夏至。
经过多次地面试验,修改好的飞机终于可以再次进行试飞试验,廖杉站在新飞机前和飞行员们讲解着,她指着机翼下两个发动机舱, “我们将飞机的发动机改为两个,增设了双发启动系统……”
她又拿出了下次试飞的任务单,“这次的试飞就是主要测试双发动机在飞机上的适应情况, 经研究所众人的商讨, 决定将此次试飞任务交由孙勇武同志……”
廖杉讲完后离开停机仓库, 准备回研究所。
“廖杉——”
于轻舟追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