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机身长度有近15米,翼展9米,只机翼面积就有25平方米,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家伙,要在上面贴满观测用的毛线,三年困难时期才刚过去没几年,怕是整个飞机厂这块地方所有人家都凑不出那么多的毛线。
廖杉一直没说话,沉吟思考着,突然看向王川泽,问道,“纸条可以吗?”
今天的试飞工作暂时中止,把两架飞机都停到停机仓库里,众人一起离开。
飞行员们离开飞机厂,廖杉隔着大门看到外面的街上,一个背着个孩子的年轻女人快步走向侯勇。
侯勇迎上去,对着她安慰的笑笑,“我不是和你说过了吗,今天的试飞没有危险……”
“廖杉,快走了。”何为催促道。
廖杉不再看飞机厂外的情景,赶紧朝同事们走去。
在夜幕降临,车间的孙师傅下班前,终于把廖杉说的东西做出来了。
飞机组众人看着面前这个方盒子,上面就是两根装着等距刀片的旋转轴,中间是个粘了一根根梳齿似的细木棍的竹尺做的方槽。
面对一双双费解的眼睛,廖杉向孙师傅要了一张车间之前废弃了的工艺单,她把薄薄的一张纸放进方槽里,通上电的旋转轴立刻带动众多刀片转动起来,纸很快被切成一条条同样宽度的碎纸条。
“哇——”没见过碎纸机的几人睁大了眼睛。
张国光伸手,把下面的碎纸条扫到面前,惊叹道,“这用来保密也行啊,碎成这样,想要再拼起来可要废不少功夫了。”
本来就是用来销毁纸质情报、防止泄密的,廖杉拿起一条纸条给王川泽,“你看这个能代替毛线吗?”
王川泽点点头,“可以。”
郑子昂一锤掌心,“那这不就问题解决了,咱们研究所最不缺的就是纸。”
过去三年只是演算推导用掉的草稿纸就攒了好几摞,大家不敢乱扔,也不舍得扔,全都留着,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廖杉抱着碎纸机去停机仓库,其他人回研究所搬草稿纸、拿胶带。
这一晚上,众人忙活了大半夜碎纸、粘纸条,飞机虽大,但他们人也多,研究所的工程师们几乎都来帮忙了,天没亮就已经全部贴完。
两天后。
王川泽在航医测过血压后被允许坐上战机,这是他第三次上天观测了。
于轻舟也很快坐到“红星”教练机的前舱。
廖杉对旁边的刘浩耀说道,“小刘,你上去检查一下座椅安全束缚带吧。”
刘浩耀有点诧异,但还是乖乖应下。
廖杉却犹豫了一下,又说道,“算了,还是我来吧。”
现在不是避嫌的时候,不亲自检查过束缚带,她的心无法放下。
廖杉爬上梯子,先给这次驾驶“精卫”的杨国栋检查,然后再去了“红星”教练机上给另外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