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慕箴回道,“汴京那边也会派人来,在人到前清算完就成。”
刘澈望着他总是成竹在胸的神情,还是有些不放心:“这样,渔阳剩下的百姓就会没事了吗?”
“那得看这程家的分量够不够让那位满意,以及我交代的事你有没有尽心。”
“当然!”面对慕箴的话,刘澈差点跳起来,“我按照你说的,将渔阳几个大头家里的店铺合法查封,压一段时日的流水,没问题的。”
慕箴有些恹恹:“那不就行了。”
说到这,刘澈想起来前段时间他们一行人想去为明熙报仇的时候,慕箴设计断了程兴一条腿,当时也因为这事关了广艳栏。
他没记错的话,广艳栏也有慕家的一份。
那时候,他就……
不,不对。刘澈有些怔愣地想,年初慕箴刚来渔阳的时候,就以身体不适查不了账的原因,转卖了几家不怎么挣钱的店铺。
从那个时候,慕箴就已经预料到,并且在盘算着了。
刘澈额角冷汗簌簌而落,他突然想起最开始他爹要他询问慕箴意见时,自己十分不理解的模样。
慕箴那时冷淡,也不常出门,整日不是在家里就是去普觉寺。
直到后来某个时候,他才开始与自己走得近了些。
夏天的时候,他和他爹都猜到了陛下的意图,李阙想要吞了商航转为国运,削弱整个渔阳的经济充盈国库。但为保百姓的营生,他二人急得抓耳挠腮。
是慕箴那时主动告知他,与其让李阙想方设法克扣征税,不如主动将最大的肥羊拱手相让。
从不问世事明哲保身,到主动献计,慕箴态度的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刘澈想了想,依稀记得是从明熙留在渔阳那段时间开始的。
他望着走远的慕箴身影,有些黯然地叹了口气。
或许他对于明熙的感情,实在太过浅薄,他想。
毕竟从一开始他就在心中做过了选择,朦胧的倾慕和有力的帮手,他不是毫不犹豫选择了慕箴吗?
但若是这个选择交给了慕箴,刘澈有些气馁地想,如果对面放了什么选择,慕箴都一定会坚定不移地选择明熙吧。
这就是他二人最大的差距。
程家财产移交汴京那日,莫说是远道而来奉命押送的京官,就是在街边看热闹的百姓,各个都看傻了眼。
成箱成箱的白银珠宝,银票商契,源源不断从程家搬出,这头都走到了尽头的城门,另一边的程家门口还在往外搬运着。
话本子里的戏言,大家闺秀出嫁之时要十里红妆,程家这阵仗,只怕排着队能有大几十里。
车马押运着宝箱,形成密密麻麻的一道风景,渔阳的百姓围观着,无一不啧啧称奇。
在此之前,他们只知道程家数一数二的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