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节(2 / 4)

性的。 没有证据,想要逼着对方把东西拿出来,只能是舆论攻势了。 《万家调节》原来是电视台一档收视率不低的家庭类矛盾调解节目,后来随着网络的兴起,节目的收视率不断下降。 节目新领导当机立断,不仅电视节目要照常播,还要转战互联网。 不过有一点比较遭人诟病的就是,电视台上面播出的是已经剪辑好的节目,微网那边,却是开直播。 就算事后会给打码,可直播时,总不能一边直播一边给出镜的人打码吧。 因此,极少数一些被动接受采访的节目参与者,觉得自己的隐私权和肖像权遭到了侵犯,和节目组打官司都打了好几年。 可这却对节目组不痛不痒。 经过几年的发展,互联网监管已经有了,但还不算太完善。 你举报,我就先隐藏视频。 你打官司,我就不停上诉,实在败诉了,大不了赔些钱,无所谓。 反正封号是不会封号的。 真正计较这些,甚至要跑去和节目组打官司的,到底还是极少数。 一般人,是经不起这样拖的。 一来二去,自己也就慢慢放弃了。 杨老太太的儿女们不知道同住在养老院的白老爷子,以前他的儿女因为捐赠财产事件,也和这个节目发生的一段渊源。 他们看中的就是这个节目会在节目录制时,会在网上同步直播。 他们也觉得财帛动人心,如果舆论压力不够大,谁会心甘情愿把到手的好处往外拿。 唐楸再次出现在养老院,已经是放暑假后了。 c大的学习压力大,每回期末都有考试月。在考试前的两个星期,他连家都没回,一直是住学校的。 唐楸这边人刚到养老院,那边,一个被魏爱国花五百块钱收买的养老院新保洁,便给他打去了电话。 于是,魏爱国又开始联系起了自己的兄妹,还有儿女,连带着早就已经说好了的节目组,开始风风火火的往养老院那边赶。 杨老太太的儿女们那边许久都没动静,养老院里的其他老人们一时间也快忘记这件事了。 唐楸见杨奶奶在养老院里依旧吃好喝好,笑着把一包新点心递过去,一点都没有提醒杨奶奶关于遗嘱的事情,哪怕遗嘱赠与的对方百分之九十可能是他。 都快一个月过去了,廖导现在也还在养老院里待着。平时也没什么正事,就是在养老院里到处逛,然后和老人们聊天。 庞嘉齐他们可能也是被考试月憋的不行。 唐楸正坐在养老院食堂里吃白爷爷包的爱心小馄饨时,手机接二连三叮铃铃的响了起来。 “喂?楸楸,你现在在哪里?我去找你。”这是第一通电话的周廪。 “楸楸,你是不是在养老院那边呢?刚好我就在附近,你等会儿,我去找你。顺带也见见廖导。”这是庞嘉齐。 “楸楸,晚上吃什么?”这是傅洵。 唐楸喝了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