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上,记载了他是“宋端明学士襄之后裔”其高祖是“明万松居士”等字样。
并且,墓志铭中还提及到,其墓的位置在“日休亭”附近。日休亭正是蔡襄在泉州为官时,留下的一处景观。那么“万松居士”又是何许人呢?
据有关史料和蔡氏族谱记载,蔡襄的曾孙蔡橚曾任泉州知府,蔡橚的五世孙蔡惠移居晋江县樟崎万松庄,而万松庄就是乌石山下的蔡庄。早年,乌石山上那些百年巨松没被砍伐时,山上松林密布,被称之为“万松山庄”后来,蔡氏族人来此开垦,因人丁兴旺,田亩大增,便改名为蔡庄了。而所谓的“万松居士”便是蔡惠了。
由“蔡公泉”往下的大路边,有一座宋代大墓,这墓是林氏先祖——林伋之墓。在泉州的“九牧林”中,林伋被尊称为太始祖。传说中,林伋曾娶蔡氏之女为妻,其所在的墓地,也是蔡庄的山地。作为北宋兴化年间进士,林伋后来就任晋江县尉,家住泉州新门外的笋江之畔。后世林家开枝散叶,极为兴旺,人口不断向四处扩散。
按说,古代官员多与大户人家攀亲结姻,这也可以佐证,当年的蔡氏家门,是何等的名望贵族。林伋之墓于民国时重新修过,属市级文物。
?
7。
寻得“蔡公泉”之后,一路往下,见那乡人还坐在那条长石上晒太阳,为表示感谢,我又上前和他道了一声“谢谢”只见那乡人微笑地摆摆手,又告诉我说,乌石山虽小,除“蔡公泉”之外,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风景名胜哩。
他说,据老一代人讲,蔡庄曾有五景:有形似猪八戒的“猪头石”;有老一辈妇女聚集在一起纺纱的“纺纱石”;有形似风筝的“风吹石”;以及一头形似狮头、另一头形似雄鸡的“狮鸡头石”除此之外,这四景再和一处叫“东山边”的风景加在一起,五处景观,一起被蔡庄人合称为——蔡庄五景。
当然,这“蔡庄五景”是否还在,又在哪里?那个乡人也只是含含糊糊地,说了一些佐证,至于详细的地理位置在哪,一时半会他也说不清楚,让我去老人会问上一问。我顺着他手指方向,去了一下老人会,只见大门开着,里面没人,一个老人坐在门口睡去了。我不敢打扰他,退后几步,离开老人会。仰头望日时,日已向西。
那么,只能有待日后,再来探访了。虽然有一种失落,但也有不少收获。
事实上,蔡庄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古迹、遗迹呢?似乎无法弄得清楚。还是在昨天吧,老爷子见我找不到“蔡公泉”心情也和我一样,深有遗憾。我们回到他家门前时,他指着路边一口老井对我说:这口古井,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早先,乌石村的人没挖古井,都跑到这里来汲水,但不管多少人挑,这井水终年不会干涸。
当时,我十分好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在一栋老石屋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