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恭祝大家:新年吉祥,平安发财!哥们儿,财多钱多私家车多了,如今这年头,已不是吃吃火锅玩玩牌,打打麻将喝喝酒的年代了!老兄老弟一吆喝:“自驾游去吧!”于是,驴友三五成群,扯旗击鼓,各寻名胜古迹一路风雅去了
泉州旅游,都知道有清源山、开元寺等署名景区景点。走完大景点,为改变一下视觉疲劳,不妨走走小景点。这里,介绍一下我的故乡——南安泉永线旅游。
1。石亭寺
车从清源山风景区一路下来,走闽台缘博物馆上泉永公路,不多会就到南安丰洲镇。在清源山与九日山之间,有一古寺——石亭寺!上有一古石亭,名不老亭,始建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
传说女娲娘娘补天时,落下一石子,幻成盛开的莲花峰;也有人说,那是观音菩萨点化的莲花石。故此,一座古石亭,二个莲花传说,造就莲花峰石亭寺的美称。登上莲花峰,东南是泉州高楼玉树;西北是晋水流光丽影!在莲花峰石壁上,有“不染心”、“此石非顽石”、“岩缝茶香”等残碑石刻!而不老亭观音神龛柱上,有弘一法师的楹联。
2。九日山
下石亭寺,继续往泉永公路行驶,在丰洲路段,署名风景区——九日山风景区就在公路右边。而左边,是晋江流域金鸡河段的新、旧拦河闸。车近景区,九日山山门上有联云:金鸡唱日;紫帽腾云!由山门而进,就是署名的九日山风景区了!
作为海丝起点,九日山风景区最署名的景点是满山摩的崖石刻。1991年2月16日“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到此考察,留下一块摩崖石刻,上有各国考察队员的签名。摩文写道:“在九日山最后一次祈风仪典之后七百余年,我们来自非洲、美洲、亚洲和欧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员,特留下这块象征友谊与对话的石刻。——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
在九日山,现存摩崖石刻有七十五方,其中十三方有关海外交通史及祈风石刻,四方在东峰,九方在西峰,记载着历朝官员们为海内外商客祈风的盛典。
自宋、元、明、清以来,各代名人题写的碑文游记中,以宋代摩崖石刻居多。南朝期间,印度高僧拘那罗陀于此译经,泛海回国。唐时,诗人秦系、名相姜公辅、学士韩偓相继栖隐其间。宋朱熹、蔡襄、苏绅等,皆到此游历,留下诸多传说和笔墨。元代契玉立;明代邱凌霄、丁一中、郝中等,都于此留下笔墨!最大的“九日山”三个大字为清代马负所书。
太康九年(公元288年)所建的“延福寺”(现为翻建),为中国最早的海神寺,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陈洪进所倡刻的“石佛岩”亦为国内首创!九日山“山小名气大”到此一游,不但领略晋江两岸风光,还能解读历史文化,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