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
在九日山,现存摩崖石刻约有七十五方,其中十三方有关海外交通史及祈风石刻,四方在东峰,九方在西峰,记载着历朝以来官员们为海内外商客祈风的盛典。
自宋、元、明、清以来,各年代名人题写的碑文游记中,以宋代摩崖石刻居多。南朝期间,印度高僧拘那罗陀于此译经,泛海回国。唐时,诗人秦系、名相姜公辅、学士韩偓相继栖隐其间。宋朱熹、蔡襄、翰林学士书法家苏绅等,皆有到此游历,并留下诸多传说和笔墨。元代的契玉立;明代邱凌霄、丁一中、郝中等,都在此处留下笔墨!最大的“九日山”三个大字为清代马负所书。
太康九年(公元288年)所建的“延福寺”(现为翻建),为中国最早的海神寺,以及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陈洪进所倡导镌刻的“石佛岩”亦为国内首创!
为此,九日山可以说是“山小名气大”到此一游,不但能领略晋江两岸的风光,还可以解读历史文化,浏览诗文,品读经义!据说,宋人衣冠南渡时,每到重九,必登高望远,思念故乡,故此,九日山的重九乡俗,该始于此吧!
3。清水岩
离开九日山,车继续往前驶去,就到了南安洪濑镇。说到洪濑,大家当然也会想起现代名小吃“洪濑鸡爪”笔者是洪濑人,写到此处,自然也为洪濑这一全国闻名的小吃,深感骄傲。所以朋友们若是有机会来旅游,不妨到此小伫,品尝一下这里的风味小吃。
车到洪濑车站,由一条乡路向右拐入,顺着清水岩的标识,一直往前深入,有一、二十分钟的路程,就到清水岩。
据说,清水法师原生于永春,后来,云游到南安洪濑镇集新村清水岩上修炼,再后来才到安溪清水岩定居。由此看来,南安洪濑清水岩比安溪清水岩的构建,还要早些年头。后来一查,确实是早建了30年,于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修建。唐朝时,清水岩古名“东林寺”故此,此寺最早于唐代就有。
因为清水岩几度兴废,目前的大部分殿宇都是民间捐资修建的全新建筑物。唯一一座民国时期重修于原址上的旧庙,隐匿于新建的大雄宝殿之后。
这整旧式禅院,还保存着宋朝时期的部分文物。比如拜垫之下的古拜石和栏外的圆石珠,都是宋代遗留下来的原物。绕过后门再往后走,是旧庙的后山,庙墙与后山之间有几米相隔,有两处古井,人称“龙虾眼”又名“龙虾泉”唐朝建寺时,此处为住寺僧人的饮用水,据说不管天气多么干旱,此处的井水永远不会干涸。因为左右两边各有一眼圆井,二井之间又有一块山石形如虾头,故称“龙虾眼”
“龙虾眼”除了作为僧人饮用水之外,大凡过往香客前来诚拜,都会将此水用器皿带些回家,据说喝了这里的井水,能祛邪避灾。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