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们,所有的亲堂兄弟都差不多是这样的,大家都住得很挤。而当时的基本生活条件,普遍都只能这样,人们在生产队里上工做农活,然后再从生产队里分到工分和粮食,养家糊口。
虽然当时的生活都过得很拮据,但却很悠闲。女人们早早起床,刷锅挑水做饭;男人们早早起床,敲打工具准备农耕;孩子们也早早起床,东一个西一个读书写字。老太太老头子哼着、咳着叫大叫小。住在这里的人,都是同一祖宗传下来的后代,我粗算一下,到我们这个年龄,也才六、七代光景。所以见面处事都称兄道弟,叫叔喊伯,一派团圆和气的景象。
古大厝留下我所有的童年。在很多印象里,不光是这古大厝的古老,还有童年记忆的青涩。在艰苦的年代里,我们的心,就象这个古大厝一样纯朴。在这个地方,曾经住下我的先祖,也住下我的父辈和兄弟姐妹,一样住下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