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戴高山文集> 桃花离落

桃花离落(2 / 3)

这首“人面桃花”诗,让我几天后又来到这个公园。想好好地再观赏一下这片桃花,也想着是否能遇上那个“去年今日”的故事。

这天中午,我带着相机又来到公园。一来,想认认真真地拍几张照片;二来,顺便溜达溜达,排遣一下春雨带来的郁闷;三来,此处也有一段我过往的情怀。然而,此时的雨依然还在飘着,小小的,小小的飘着在公园里,不但处处桃花竞放,还有朵朵茶花鲜红,一簇簇一团团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远处的高楼大厦,近处的小桥流水,和那诗情画意之间,一种城市的亲近、清美之感油然心头。

我当然也曾有过“人面桃花”的过去。但那人面自然是不会再来,只留下“桃花依旧笑春风”!所以此时此刻我的心境,是诗人悲情的怅然。虽然桃花开了,给人以春的暖意,然而故人却不在了。那一缕缕春风一丝丝春雨,又怎能拂去那一怀怅然若失的心境呢?

粉红的桃花总是让人想起爱情。在中国古代的传统婚姻中,那是禁锢的。人们一旦想起桃花,就会想起男女之间的私情,因此在当时似乎有点不雅,这是封建社会的一种不好风节。所以当我们又回到唐朝,同样我们会想起刘禹锡的桃花诗来,那是别有一番排斥之感的桃花诗!

刘禹锡前后十四年写过两首桃花诗,一首是游玄都关,另一首则是再游玄都关!先说这首再游玄都关吧:“百亩田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总把他的敌对政客,视为“种桃道士”在他心中,桃花是那些腐败政客遗留下来的产物,并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足见他对桃花的反感。

此诗是刘禹锡被贬十四年之后,重回京都任职,再游玄都关时所写的。因为再游玄都关,之前的桃花不见一树,想起了十四年前写桃花诗讽刺权贵被贬,今日重游,自然就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得意之句。而此前的游玄都关诗里他写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别后栽。”刘禹锡因写这首“桃花诗”讽刺权贵而被贬,一落十四年。但他却是乐观的,所以他才会卷土重来,才会有机会重写再游玄都关。仍旧以桃花讽刺政敌,可见当时的桃花在诗人眼中,总是不被看好!

其实人生总有无尽的起落和怅失,所以我们才会想起桃花的离落。在这满园春色里,一水向东,总有桃花随水而去。这其中的流逝,不是一个“桃花依旧笑春风”能够挽留的。逝者固然逝矣,然而桃花却还是要开的,春风依旧会来的。或许我们此生中的一个人可能在一个地方永不再来,但春天还是依旧的。只是桃花或许会或有或无,或多或少罢了。

崔护以桃花写人生不遇,让人深有怀想,更让人觉得“人面桃花”、“去年今日”的有所不同。人生许多好景好风光,好境遇,如若不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