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戴高山文集> 仙公山

仙公山(2 / 3)

这些都是必备的“诚心”之物。小的时候上山,还得吃素斋戒,现在大了,比较随意,觉得心诚就可以了,所以就免却了诸多手续。

仙公山又名“双髻山”“丰山”位于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南北朝时,因祀“何氏九仙”而得名“仙公山”!素有“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之美誉。是福建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首届泉州市十佳风景名胜区。

据百度介绍:仙公山风景名胜区由双髻宗教文化景区、仰恩湖文化休闲区、马甲民俗文化景区、马甲亚热带动植物观赏园、乌潭湖游乐度假区五个景区组成。有丰山洞、白水岩、朝天阁、仙灵桥、仙井、仙足迹、仙棋盘、仙茶树、仙排阁、贵妇双髻、乌谭印月、仙公蓬莱等胜景。以及宋代朱熹、王十朋,明代张瑞图等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摩崖石刻。山上建有盘山公路、空中缆车,及其它相关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娱乐设施。

仙公山有很多传说,最为出名的传说,就是“出米石”的传说。相传当时仙公山有一块出米石,只要是穷人没饭吃了,就可以拿袋子到那石头边去等。那石头有个出米口,就会自动流出米来救济穷人。后来这事一传十、十传百,来接受救济的人很多,十里八乡的穷人都来到这里等米。有一个贪心的人,他也来这等米,看到人多,很不耐烦。他想,何不把这个出米洞弄大一点,多流出一些米来呢?他悄悄地去找来铁锤和钢钎,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想把那个出米的洞口打开大点,结果那钢钎一打,就断在里面了,把那个出米洞给堵住!从此,这个出米洞就再也出不来大米了。

小的时候经常听这个故事,教导人们不要贪心。这个故事父母亲讲过,同来仙公山的朋友也讲过,我之前在泉州民间故事里也看过。所以这次,我还是说出来给小孩们听听!我们几个人一路往上走着,山风很大。在进入山门之前,看到右侧边有个石碑,正面写着“泉州双髻山”背面也写着:山为泉州胜景之一,现存自宋以来的摩崖石刻及碑记十余方。中以宋太守王十朋的“佛国”及明建极殿大学士张瑞图的“五因山人林如源记”为著。写出了仙公山的几处主要碑文石刻。

而我上山之后,在附近随意拍摄了几方石刻,似乎并没有发现这些出名石刻写在哪里。其中的碑帖均因未曾描红,看得不是很清楚了!又因为数次来访,都是以“诚心”而来的,故对一些风景名胜和摩崖石刻,并没有详细了解,大概是习以为常了,所以不敢胡乱说话。朋友若是以游玩方式来的,或者专门是为了名胜古迹和摩崖石刻而来的,不妨多走走看看,仙公山是有很多有趣的风景名胜,可以让你走走看看的!

从仙公山上鸟瞰仰恩大学和乌潭(惠女水库),是一片风光秀丽的风景画。仰恩大学的高楼大厦映衬着湖光水色,显得十分美丽。如果是雾天或者雨云天,则更有若隐若现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