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十八、九岁那年,经常会挑水去菜园子里浇菜。我们家菜园子要经过双儿家的后门,所以,我经常会看到双儿站在那里,像是有事没事的样子看着我,偶尔也会打一声招呼,笑一笑,然后,再走进她们家的后门。
双儿是她的小名,她的真实名字,我倒从来没有过问。本来就是邻居,小的时候一起玩过,我们一般只记得对方的小名,那真名儿,却是不好过问的,怕让人感觉有那一种意思。所以在我十八、九岁的那年,双儿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但却出落得水水灵灵的,鹅蛋的脸,大大的眼睛,一副大姑娘家俊秀的样子。
因为她的名字中有个“双”字,会让人想到她或许是个双胞胎的女孩。确实,她是一个双胞胎的女孩,她曾经有过一个姐姐或者妹妹(是姐姐还是妹妹,我也不知道,所以只能这样称呼)。我曾清楚地记得,在我们儿时的时候,有一段关于她的另一个姐姐或者妹妹的悲剧。所以,只要双儿在我路过她们家后门的时候,不经意地走出来,冲着我微微地笑着,我就会还她一个同样的微笑,并不自觉想起那一幕可怕的悲剧往事。
2。
我们生产队的仓库前有一个大大的水泥埕,那是生产队农忙时晒稻谷的大谷场。在大谷场边的一个地方,有着一口古井,井盘很低。原先,生产队是没有仓库的,后来,从一大户人家手中买来一片古大厝做为仓库。所以,在古大厝的一角上,也就是在大水泥埕中,有着一口古井。
我的母亲和双儿的母亲是队里的晒谷社员。所以那年,在我还没上学的时候,我和一些同龄小朋友在谷场上,跑来跑去玩耍着。那个时候,双儿和她的姐妹还小,只是刚刚开始会走路的样子,所以她的母亲把她们也带到谷场上,让她们和我们这些大孩子,巅来倒去地在谷场上跑来跑去。
农业社的时候,大人们没有上工就没有工分。那个时候没有计划生育,家里的孩子多,所以,为了维持生计,只要是家里没有老人看管孩子的妇女,大部分都会由队里安排到晒谷场,来看管稻谷。我的父亲是生产队的保管员,掌握着队里的仓库钥匙,所以我的母亲也是看管谷场的一员,因为父亲要到田里去上工,就必须把仓库钥匙交到母亲手里。
那个圆圆的小井台并不高,小孩子们很容易爬上去。所以,为了防止小孩子不小心掉到井里,农忙晒谷的时候,细心的大人们就会在井口上盖上一只箥箕,并不断地交代小孩子们,不要靠近井边、更不能去看那井口。当然,井口上盖上箥箕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怕扬起的稻谷灰,被风吹进井里,使井水受到谷灰的污染。因此,只要是早上一上工,那一口古井的井口上,就会早早地被盖上一个箥箕。
那个时候,我大概五、六岁的光景,所以母亲一看见我来到谷场上,就再三叮嘱,说不能到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