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戴高山文集> 蒋介石的民族大义

蒋介石的民族大义(1 / 6)

1。

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蒋介石在大陆民众的心里,一直是一团炭黑。不管人们有没有深入了解他的为人,都会为他描上一付丑恶的反动嘴脸。

是的,蒋介石背叛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方针,一味反共独裁,消极抗战、积极内战,最终导致他在大陆的统治完全垮台。成王败寇的事实,直接让他声誉扫地,抗战胜利后,他的光辉形象在三年的内战中,全部拼光。最后,只得跑到台湾躲起来。

也因为政治因素,当中国抗日到了生死关头,他乃不顾民众的强烈反对,一再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治主张。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是他个人十分卓越的政治、军事远见和治国方略。但在国人的思想上,那是行不通的;至少在表面意识上,它被认为是极不应该的消极政纲。他深深知道——共产党、毛泽东,才是他人生最大的敌人。

他的政治主张,和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纲领,有太大的冲突和丧失民意的导向。在共产党方面,统一抗日,枪口一致对外才是解救民族危亡的根本。而在蒋介石看来,这是失败者一方的掩护手段,是共产党的借口。

然而,共产党的政治纲领摆明了当前的中国敌人,是日本侵略者。也正是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之后不断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对日的敌后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和毅力,才是最为坚定的,最受民众欢迎和支持的。

2。

后来,有人读了蒋介石的日记发现,蒋介石之所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其主旨并非置民族大义于不顾,一心对付共产党。他的政治主张是整个中国内部的完全统一,其中包括国民党内部、军阀割据武装、共产党分子等等,都必先“安”之。

然而,这种“安”显示出他一党专制的独裁思想,只能作为国民党内部的政治口号,无法完全统一民众的抗战思想。在民族危亡之际,人们更加推崇和信奉的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儒家忠义思想。他所推行的政治纲领和治国方略,纯粹是个人的主观思想,显示出他政治目光的相对浅短,从而导致“西安事变”的发生。

蒋介石自恃甚大,以自我为中心,而没有真心联合所有抗战力量一致对外,从而埋下了失败的种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军开始突围并战略转移,踏上漫漫的长征之路。自此,蒋介石一直认为,共产党已到无路可走的地步。所以,他自信地设计出引导红军进入广东、广西、湖南的路径,任由红军一路冲破封锁线,以期将红军引入割据地界,让红军与军阀血拼,从而达到一石二鸟的政治、军事目的——将红军和割据武装全面征服。

但如意算盘不只是他个人会打,广东陈炯明会打,广西白崇禧会打,湖南何健会打,共产党也明白。最终,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