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是国画大师齐白石诞辰150周年,由中国邮政集团邮票印制局、泉州市邮政局等联合主办的“纪念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诞辰150周年国画鉴赏”在泉州酒店举行,笔者有幸前往参观,并亲眼目睹齐白石的真迹白菜鹌鹑。
“何时菜色得消除,到老非劳一粥无。屋角霜风天竺子,如今世变是珊瑚。此幅画成,忽得家书,因有此句。老齐郎。”这是齐白石老人画完白菜鹌鹑之后,在画的左上角所题的一首小诗。他提及收到远在湖南湘潭老家的书信,由此想起昔日屋角的雪风、天竺子和菜粥,内心激起的思乡之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一幅价值上千万元的艺术作品,2013年,在保利香港秋季拍卖会上,其画作成交价接近1300万元人民币。但是,这也是一幅极其简单而清爽的生活小照。其间只有三样东西:白菜、鹌鹑和天竺子。两棵深色的白菜横躺在纸上,在白菜的右下角,一只淡淡的鹌鹑出神地盯着白菜,神色自然专注。而在白菜之上,是一棵淡淡叶子的天竺子,上面点缀着深红的果实。一幅自然悠闲的生活画作,跃然纸上了。
在清淡的墨、朱之间,呈现出许多看得见的生活色调。几笔粗粗的中墨,把白菜的菜梗一挥而就,直至根须。浓重的墨色,又把白菜的绿叶,天然无疑地体现出来,数根白菜根须自然流露。更重一层墨色的叶纹,交错得体,看不出生硬僵笔。淡淡的鹌鹑看似随意杂乱,却在它的眼、嘴、爪、肩、尾之间,稍重勾勒,使之神态活泼,凝神专注,栩栩如生。远景之上的天竺子,轻墨染叶,朱红着果,重墨点脐,看似艳红如火。
可见,白石老人将浓郁的思乡之情,寄托笔下。老人一生喜画白菜,常以“清白”隐喻人生。在日常生活中,他总是一身长袍,粗茶淡饭,极少西装革履,富贵奢华。在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途中,始终保持着清淡自然、静逸高雅的格调。这也体现了他扎根传统,立足本色的艺术风范。其画作的物件可谓小也,然其精神风貌,却是见大的!
2。
身为木匠的齐白石没有受过太多教育,开始时它只是为人做些木雕工艺。后来,他在绘图过程中,觉得卖画比做木工更赚钱,于是他放弃木工雕花,开始研习国画。很快,他的绘画天才锋芒毕露,这其中除了天赋之外,还有他的勤奋与幸运。齐白石从不奢谈理想而只看重艺术人生,原本只为一粥一饭的他,却在不知不觉中,成就了大师的梦想。
故此,他的实在也和他的作品论价分不开。早年,齐白石卖画多以画上的数量论价钱,对前来买画的人从不做人情而只谈价位,并且,对那些不想出大价钱又讨价还价的人,极为厌烦。据说,有人出4。5块钱想请他画五只小鸡,齐白石觉得这实在不公平。他认为,既然是半价,就只能画半只小鸡。于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