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又名贺新凉,据毛先舒填词名解卷三说,此调原为苏轼所创,因词中有“晚凉新浴”一句,故名为“贺新凉”芦川老人是谁呢?即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南宋诗人张元干是也。
我们走进月洲村,要经过一座小石桥,此桥名叫芦川桥。因张元干字仲宗,号芦川居士,故此,乡人为念其贤德爱国,于1993年张元干诞辰900周年之际,修建了这座小石桥,并把这座桥命名为——芦川桥。
穿过这座小石桥继续往前行走,进入鸡鸭相伴的小村巷,我们来到张氏祠堂前。而在祠堂正坐左边,是张元干的故居。相传,此居为明朝末年(公元1643年)张氏的后代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至今已有369年的历史。近期,月洲人再次集资修葺,尽可能保持原有的旧材旧木,并留有“水月亭”、“寒光阁”、“雪洞”、“紫竹假山”等遗址。
这座修葺后的张氏故居,取名为——半月居。
每年冬至,是月洲人祀扫祖墓的日子。这一天,恰逢冬至过后的第一天,我们一行人来到张氏祠堂,看见张氏子孙在祠堂里喝酒小聚。顺便问一下当地朋友,才知道冬至扫墓归来后,宗亲们有喝酒小聚的习惯。
张元干出生于公元1091年,关于出生时间,记载上基本一致。而他的卒日,却不尽相同。有说是公元1170年,享年79岁;也有说是公元1161年,享年70岁。因其后被秦桧除名削籍,出外飘游卒于他乡,故此实际年岁存在说法不一,也无据可考。
虽然张元干卒日不祥,但在他生活年间,却是北宋与南宋交接时期,金兵大举进范中原!其时张元干正值青壮年,又是主战派抗金名相李纲的幕僚,因此协助李纲,力主抗金。正因为所处的时代背景特殊,故此,张元干的诗词,都是体现国破民忧的情感,并对当权者表示极度不满。这里,我介绍一下他的名篇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暗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词中的胡邦衡是谁呢?胡邦衡——名胡诠,字邦衡,号澹庵,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公元1138年,胡诠上书朝庭反对议和,并请斩秦桧等主和派人士示众,结果触怒了秦桧,于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发配新州(今广东新地)编管,监管广州盐仓。1148年又移谪吉阳军。
李纲主政时,胡诠是张元干结交的主战派好友之一。故此,当胡铨被贬路经福州时,张元干时已退居在家,激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