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戴高山文集> 一些中国现象

一些中国现象(2 / 3)

第二,可能也就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类乎牛羊”了。

2、黄河大桥过路费的余波

还有一件事,也很能说明中国现象。国庆长假免收过路费后,竟然牵扯出两个黄河大桥超收过路费的事儿。

从2012年10月8日起,河南省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终止收费。国家在没钱的时候,利用各种聚资方式,建造了不少路桥,并采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式,收取过路费,进行路桥再建设。这本来是件合情合理合法的事,可是,河南省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却超期收费16年、违规收费14。5亿元,这又如何向人民交代呢?

本来,河南省郑州黄河大桥总投资1。78亿元,银行贷款7100万元。1996年后,已用收费还清了全部银行贷款,按理应该停止收费了。可是,却继续违规收费14。5亿元。更为吊诡的是,在地方政府重新核定的收费期内,如果再收到2020年,还将继续收费30亿元。

数字如此之大,触目惊心。但如果这些收费是用来做为路桥再建设的,那也无可厚非。可问题是,这些收费后来变成了路桥之外的商业投资。据了解,在这些商业投资里面,有些还是亏损的房地产产业。那么,这其中的所谓“亏损”又会有什么隐秘呢?

这大概也是一种中国现象,关于此类事情,目前还不可知,大家只能拭目以待。

说来惭愧,中国古典中常有类似的故事发生:一伙贼人拦住过往路人,说:“此路为我开,此树为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许多大桥,不但收费,还不断地超期收费,这和古书上所写的贼人拦路,没有多大区别。

正如河南省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一样,针对有关该桥违规超期收费的质疑,河南省发改委副主任王红解释,收费是“经过认可的合法行为”国家审计署2008年认定为“违规收费”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经河南方面2000年把它转为“经营性收费公路”竟获“经批准”了。这意味着从2000年以来,黄河公路大桥的收费,既是“违规”的,又是“合法”的。

此类事情让人无法解释,也让人无法理解,这是一个国家制度的不健全,还是地方政府的胡作非为呢?

3、“表哥”的存款到底多少

自从“表哥”杨达才的“微笑门”事件后,人们对网络的正义力量总是有些欣赏。这也让我想起之前在网络上大吵大闹的“适度腐败”之名词的由来。

环球时报于2012年5月29日刊载了其总编撰写的“攻坚战”一文。文内称“中国显然处于腐败的高发期,彻底根治腐败的条件目前不具备”“腐败在任何国家都无法‘根治’,关键要控制到民众允许的程度”并认为“官方必须以减少腐败作为吏治的最大目标”其后,腾讯网在转载该文章时,将标题改为要允许中国适度腐败,民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