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戴高山文集> 一代枭雄——吴佩孚

一代枭雄——吴佩孚(2 / 3)

见。

作为首位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刊物的中国军人,吴佩孚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强者。上海英文杂志密勒氏评论报主编、美国人约翰-鲍威尔甚至认为:他“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这是外国人对吴氏最高的褒奖,在当时的中国,他的名望极高。

吴佩孚和其他普通军阀的不同,是他既不贪财也不贪色,并且对官职地位也不贪恋,算得上是一位十分正派的军阀卷头子。后来,北洋政府被打败,吴氏引退之后,他给自己立下不少规矩。比如,四不原则:不纳妾、不积金钱、不留洋、不走租界。他不旦自己给自己立下规矩,而且坚决执行。正因为如此,最后一条——“不走租界”的原则,让他最终搭上一条老命。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吴佩孚食鱼,不慎让鱼骨扎入牙缝而引起牙龈发炎。他请来德国医生,德国医生让他前往租界手术,但遭吴氏拒绝。后来,他又请来日本医生,最后被医致死。因此,有关吴氏的死因,最终成为一桩无法说清的世纪公案——到底,吴氏是死于病毒感染,还是死于日本人的谋杀?至今依然众说纷纭!

吴佩孚痛恨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多次公然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从中体现出他极高的民族大义。在当时的中国,虽然军民抗战的呼声和激情高昂,但在军事上却连连败北。做为军人,吴佩孚不可能不知道现状,更不可能不知道投机。但是,他是一名有民族大义的军人,他是中国军人。1935年日本搞华北自治,请他做华北王,被他拒绝了。1937年,7。7事变。日本人请他出任北平维持会会长,被他拒绝。

1938年,日本侵略者决定把华北伪政府和南京伪政府合并为一个汉奸政权,请吴佩孚出来做中国王。但吴氏回答说:“叫我做也行,你们日本兵全部撤出我们中国去!”汪精卫投敌后,曾派亲信陈中孚前来游说吴佩孚与他们合作。吴氏接见陈中孚后,大骂他们卖国。并且写了一幅文天祥的正气歌,让他带回去送给汪精卫,以示对他们汉奸行为不齿!

所以,有人怀疑吴佩孚的死与日本间谍行为有关,是有一定根据的。他对日寇沉痛恶绝,是有目共睹的。他写过不少诗,抨击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即使当时兵败,流落四川并怀有东山再起之意,日本特务头子荒木代表日本愿奉送“步枪十万支、机枪二千挺、大炮五百门,子弹若干,此外并资助钱款百万,但他都拒不接受。对于一个亡命军人来说,这些,都代表东山再起的资本,有相当大的诱惑力。

但这是一位有民族正义感的将军,他不会为了个人的欲望,而丧失民族大义。

可见,吴氏确有一腔民族正气,是一位可歌可敬的当代枭雄。他并不是一个大坏蛋,他有中国人的文人风骨,也有中国人的武夫气质。对外来的入侵者,他正气凛然,刚直不阿。对中国人民,他慷慨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