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戴高山文集> 人蹲三年,你捣三

人蹲三年,你捣三(1 / 4)

人蹲三年,你捣三日。

老父在时,常常教导:“遇到生字,有边读边,无边读上下!”因为他们当时没有字典,很多生字只能是靠蒙!而且,中国的好多文字,也确实可以这样蒙的!

再说从前有一个村子,村民们都没有文化,为了下一代不做睁眼瞎,大家提议请位教书先生来教学。经介绍,请来了一位很老的老先生!老先生为人勤勉,学风也端正,某日,当他教到“岛”字时,先生犯难了,一下子读不出来!先生想:“这个“岛”字,‘鸟’在山上,山通石,‘鸟’且不见脚,肯定是蹲下了。一只‘鸟’蹲在石头上,这字肯定念“蹲”!老先生似乎很有心得,从此,每逢此字,就读“蹲”三年期满,老先生衣锦还乡,还得了个博学的名声。

老先生既然走了,得再请一位先生,才不会耽误孩子们的学业。所以,村里又请来了一位年轻的先生。这年轻的先生当然也是端正又勤勉的。据说还会写点诗什么的,总之是年轻有为而又不腐朽。

第二天,年轻的先生就上学堂教课了。当然,当他读到“岛”字时,自然是念“捣”而不念“蹲”所以众生一听哗然。一个胆子大点的学生,怯怯地说:“先生,您好象是错了,要读‘蹲’!”先生大怒,拿着教鞭就要鞭打该生。该生不服,请来了全村的乡里老大,痛斥先生不学无术混饭吃!

乡里老大们叫来了所有的学生,经过一番周密而认真的调查研究之后,得出的结果是,此字从来只念“蹲”决不念“捣”!于是乎,这群乡里老大叹了三回气,摇了三次头,最后对那年轻的先生说:“看来,先生的水平还不如我们的小学生。年轻人,回去好好再深造深造吧!”

第三天,这位年轻的先生就被辞退了。从此,在闽南就留下一句老话:“人蹲三年,你捣三日”这“捣”字,在闽南的俗话里,是争执的意思。也就是说,别人在这里盘据了三年,你却在这里和别人争执三天!

当然,这只是一个民间小故事,故事是说完了,然而,心却开始叫嚣起来,我们的好多思想,往往也源于这样的弊端,在此,不得不一说。

一是迷信。在我们的信仰文化里,除了儒教和道教是原生态土生土长的之外,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等都是些泊来品。国人对很多自古传下来了迷信思想,总是十分虔诚,不管对与不对,理解与不理解,总之一句话“老祖宗的规矩不能变”你就说这大清朝的辫子吧,清军入关时,多少明朝遗老,为了保留汉节,拒不剃头而情愿掉脑袋;而辛亥革命之后,又有多少大清遗老,哭着喊着,宁可让你枪毙也不剪辫子。这辫子当然没错,错就错在思想。清初的时候,说自己是在维护老祖宗的面子,到了民国初年,也是为了维护一条老祖宗的规矩。

这就是我们的一些朋友,有时不存在理解与不理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