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节(3 / 4)

祖大呼又学到了。

周风旭环视一圈,问路过的军装警,“谁是第一目击证人?”

军装警抬头,看向门口有个烫着卷发,体型壮实的中年女人,“是她。”

中年女人第一次看见尸体,显然被吓得六神无主,双手不自主的交握着,时而包着,时而扣着。

她也没想到送个中餐来,还能碰上案发现场。

“我是做餐饮的,就在锦丰小区门口有间餐饮店。平日就做做小区的声音,忙的过来就会给小区的居民送下餐。陈老师昨晚就和我说过,今天要早点帮忙送饭过来。”

面对警官的问话,毛艳如声音都在颤抖,努力回忆着。

她提着盒饭上来,敲了很久陈老师的房间都没开。

“陈老师非常重视承诺,约定好的事绝对不会放飞机。我看敲门也不开,就喊物业过来破门。谁知……进来就看见陈老师躺在地上。”

施博仁站在旁侧,记录口供。

周风旭问:“平日陈先生的社交情况如何?”

“偶尔会来朋友,大多数时候都没怎么出过屋子。”毛艳如回忆着,继续将知道的事情讲出。

“他已经退休多年了,未结婚也没有孩子,一直以来都是独居。早些年的时候还能够自己照顾自己,随着年龄增大,他身体就渐感吃力。”

“锦丰小区是早期房,没安装电梯。总共六层楼,陈老师年龄大爬了吃力,就多花了钱和二楼的李先生对换楼层。”

施博仁记录着口供,就问:“无子无女,为何不住敬老院呢?”

“唉。”毛艳如叹气,“陈老师不想住敬老院,他说敬老院会虐待老人,丢钱进去也用不到自己身上。”

“但是人老了就是需要人照顾,陈老师先是请了个保姆,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将保姆辞退。可能无后心里还是有个坎吧,就从老兄那边认了个侄子,希望对方能够帮忙养老。”

“侄子?”施博仁找到疑点,“他侄子叫什么,多大年龄?平日会经常过来吗?”

“侄子叫陈千峰,老师和我聊过天。说侄子答应养老,以后,他的财产都会留给侄子,他如果不经常过来,谁会将财产给他?”

毛艳如说完,回忆了下,“年龄的话,应该也近三十岁了吧。”

说完,毛艳如撇了撇嘴角:“三十岁都没正形,学人吸毒,老婆都讨不到,如果不是陈老师,我看他连生活都成了问题。”

话音刚落。

周风旭就和施博仁对视了一眼。

等口供录完,毛艳如离开。

周风旭想了想就安排。

“联系死者平日会接触的亲属到警署问话,侄子嫌疑非常大,阿仁和一祖去把人带过来。”

“yes,sir!”施博仁立刻和甘一祖出发。

尸体被运走,还有两个鉴证科的人正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