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
“周公在对比了齐鲁的情况后,叹道:‘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伯禽在鲁国推行急进的改革,以周礼变革夷礼,而姜太公在齐国不急于以周变夷,而是从俗而治,简化礼仪,基于伯禽跟姜太公的做法差异,周公判断齐鲁往后发展的趋势,认为将来鲁国会北面事齐。”
“事实也的确如此。”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王绾之所以推行分封,便是想学姜太公,进行从俗而治。”
“进而让民归心。”
“王绾建议分封,其实是基于帝国统治的实际考量。”
“是基于时局而不得不为之!”
“甚至于,为了避免重蹈周朝覆辙,王绾应该其实还会建议,在几十年后,也即民众归心之后,彻底废除分封。”
“所以我才说,王绾建议的分封,跟儒生的不一样。”
“儒生的建议是恢复周礼。”
“王绾是暂行分封,以便大秦安民收民。”
第024章 周礼,秦法!
隔墙。
扶苏若有所思。
他已经尽数听明白了。
王绾的建议是大秦暂行分封以收拢民心。
嵇恒之所以说这么多,主要是为了澄明行分封的好处。
周公行分封,将诸侯分于四方,实现了周王室一家独大,彻底坐稳天下。
周王自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周天子。
各地诸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归服民心,不仅实现了开疆拓土,还将周公推行的制度传遍天下。
大秦同样可以效仿。
天下苦战久矣,关东更是疲惫,大秦若分封子弟于四方,让子弟去因俗而治、收复民心,而朝廷则可以在接下来几十年休养生息,等到关东民心归复之后,朝廷再废除分封,将权柄彻底收回。
继而实现天下大治!
一念至此。
扶苏已有所意动。
这暂行分封的建议,的确最切实可行。
转念。
扶苏就眉头一皱。
王绾的建议不可谓不周全,而且还充分汲取了周代经验。
若是推行,大有可为。
但嵇恒都能看出其中利好,始皇又岂会看不出?
然现实却是,始皇不仅没听王绾建议,反而力排众议,执意推行郡县,这又是为何?
扶苏低眉思索着。
他很清楚,始皇这么做,定有其中道理。
他在脑海回想了一下,这几日看的竹简,却是没发现端倪。
扶苏苦笑一声。
事到如今,他也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