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镇抚大秦> 镇抚大秦 第38节

镇抚大秦 第38节(2 / 3)

两个极端。”

“一个重商,一个重农。”

“其中好坏,你自己去揣摩。”

“但我也多说一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管仲变法在我看来,有些观念是超乎当代的,甚至是远远超出。”

“若后世能效仿,或可绵延国祚。”

闻言。

胡亥面露惊疑。

他实没想到嵇恒对管仲变法评价这么高。

但也正如嵇恒所说,管仲变法跟大秦商鞅变法,近乎是两个极端。

大秦又哪里能效仿?

隔墙。

扶苏正襟危坐。

嵇恒这十几天讲了不少东西。

但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嵇恒这么肃然凝重。

甚至还直言能延长国祚。

这让他不由一惊。

他若是没记错,管仲变法效果并不佳,甚至齐国还一世而衰。

这次变法为何会令嵇恒这么重视?

扶苏挪了挪身子,侧耳对准了墙壁,希望能听清楚一些。

嵇恒深吸口气,缓缓道:“管仲变法内容之一是‘士农工商,四民分业’,把社会各阶层按职业划分管理,‘工商’与‘士农’并列,认为这些人是‘国之石民,公之本也’。”

“士农工商之间并无优劣。”

“具体就是将国民分为士、民、工匠、商贾,然后按各自专业聚居在固定地区,同行业聚在一起易于交流经验,提高技艺,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营造专业氛围和稳定的社会教育环境。”

“继而让社会稳步前进。”

“这种想法是具有一定先见性的。”

“只是过于主观,加之同行为冤家,在敝帚自珍,互相倾轧之下,失败是注定的。”

“但让社会稳步向前的想法是对的。”

“天下是变化的。”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种变化是被动的,是无奈之举,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若能跟着天下变动,甚至是引领天下变动,那是不是可以不‘穷’,也是不是意味着始终有回旋余地?”

“不至于积重难返?”

“管仲变法的第二条是‘放活微观,管制宏观’。”

“对内刺激商品经济发育,对外降低关税,鼓励自由贸易,活跃市井。”

“简而言之。”

“就是从财政、税收、价格入手进行大局管理。”

“而在粮食价格和税收上灵活变通,建立国家储粮制度,控制粮价波动达到丰饥平衡,运用价格波动来调节经济和增加国家收入。”

“其三为‘盐铁专营’。”

“这在我看来是一个惊世创举。”

“管仲说的很透,就是‘寓税于价’‘取之于无形,使人不怒’。”

“这种做法相比其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