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镇抚大秦> 镇抚大秦 第213节

镇抚大秦 第213节(1 / 4)

尤其不少老臣的子嗣还没有入主朝堂,若是开了这个口,只怕日后会有越来越多原本身处地方的官员入主朝堂,这岂是他们想见到的?

虽心中如明镜。

但史禄也没有开口的想法。

他若非在岭南数年,加之监督灵渠修建有功,功劳较大,恐上次也没机会得到廷尉正的官职,眼下廷尉府拟被定罪,他身在其中,自不敢声张。

若是得罪了官署其他官员,到时反倒有些得不偿失。

他抬起头,看向扶苏,眼中流露一抹流光。

他过去虽远在岭南,但对朝廷的事有些了解,朝堂之所以有这些变化,实则都跟长公子有关,这次长公子再次对功臣发难,已然是惹怒到了功臣集团,这对长公子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不过他们这些得利之人,眼下并不好出声相助。

就在四周各种声音频出时,扶苏也没有继续稳坐不吭声,直接起身,朝着始皇一礼,开口道:“儿臣扶苏请奏。”

“准。”嬴政漠然道。

扶苏平静的扫过场中众人,最终神色变得冷峻。

他沉声道:“禀父皇。”

“儿臣主管这次的怀县沉船案件。”

“对其中利弊最为清楚。”

“方才不少大臣言及事已发生,当吸取教训,让今后不再犯,儿臣同样认可此建议,只是儿臣愚笨,不通晓那些道理。”

“儿臣自记事起,就熟读《为吏之道》。”

“凡为吏之道,必静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操邦柄,慎度量……”

“当时时任南郡郡守的‘腾’向全军发布了文告《语书》。”

“腾在这封文告中把官吏分为了‘良吏’跟‘恶吏’。”

“因而在刚熟读秦律时,便知晓了一个道理,良吏便是通晓法律令、谅解正直且能为国效力、有公正之心,能纠正自己行为的官吏。”

“恶吏则是不懂法律令、懒惰、爱搬弄是非的官吏。”

“当时天下缪以为以法家学说治国的秦国,完全不讲道德,然事实并非如此,法律与道德从来就不冲突,只是适用范围各有侧重。”

“当言法的时候言法。”

“当顾及道德的时候顾及道德。”

听到扶苏的话,杜赫等人脸色不禁一黑。

他们如何不明扶苏的言外之意。

分明是在指责他们为恶吏,而且法跟道德都混淆不清。

扶苏一脸肃然,继续道:“《商君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以奸民治善民’,扶苏当初愚笨,并不通晓其中道理,一直对此颇为诟病。”

“直到大半年前,扶苏再次彻读了《商君书》,同时让张苍御史对不解之处进行了指导,这才对这句话,有了切实的体会跟了解。”

一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