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镇抚大秦> 镇抚大秦 第229节

镇抚大秦 第229节(3 / 4)

爵位至少都是五大夫起。”

“即至少都是‘卿’级。”

“五大夫爵位以下其实待遇都不算高,每升一级,也就多得一两顷的田,不用磕头,不用服役这些。”

“学室进入的标准是官大夫。”

“官大夫按律可得七顷田,七‘宅’的宅基地。”

“而大夫以上的爵位,跟最低的公士,朝廷其实之前就已兑现了,真正没兑现的多是上造、簪袅、不更这些较低级爵位的功赏。”

“这些爵位的待遇并不怎么高,但每升一级就可获田一顷(百亩),一‘宅’,大秦眼下军中处于这三个爵位的人数多达数十万。”

“若放眼整个关中,可能高达上百万。”

“上百万的人伸手要田宅,所需的田地之多,肯定不是朝廷能给出的。”

“眼下要解决的正是这部分人的索求。”

“这三个爵位级的人,其实在大秦地位很是尴尬,高不成低不就,在军中身份低的也就身穿铠甲、戴着红色或黑色抹布头巾,地位高点就是军士长,再高点可以担任‘车右’。”

“但这仅限军中。”

“他们获得的爵位基本都是民爵。”

“没有人举荐、引荐是当不了吏的,也没那个家底进入学室学习,虽有爵位在身,但终究还是靠天吃饭的黔首。”

“所以朝廷若提供他们的子弟学习的机会,他们也是最容易被说动的,但结合考虑‘吏’的影响,以及朝廷开支,朝廷最多能够同意部分簪袅跟不更爵位的人入学,至于上造因人数过多,朝廷是供不起的。”

“而且若开放范围太广,则会显得有些廉价。”

“所以还是需一定门槛。”

“若此举得行,大秦今后将会有两条入学标准并行,高爵位的子弟,直接进入学室,出来包分配,通过试为吏,可直接为吏。”

“这类人起点更高,上升的空间更大。”

“第二类,则是簪袅、不更、大夫爵的子弟,他们只会最基本的识文断字,有成为‘吏’的机会,但起步只能是最低等的吏,晋升到高位会很难,甚至大多数人是成不了‘吏’的。”

闻言。

扶苏心念一动。

听到嵇恒这番话,他一下想到嵇恒提过的‘行省’,若真按嵇恒这么设计,定要大幅增加‘吏’的数量,而增加了‘吏’,自然也要增设官署。

如果真推出三级‘行省’,高爵子弟不会再从最底层的乡里,而是直接从较高的县起步,至于最底层的乡里,则是留给了较低爵位的人。

这是一种官吏梯阶设计。

胡亥听得脑袋有些迷糊,一会簪袅,一会不更,一会大夫,一会官大夫,还什么学室,一会只是入学,他看向嵇恒,不耐烦道:“嵇恒,你说清楚一点,我怎么没听明白。”

“按你所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