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镇抚大秦> 镇抚大秦 第256节

镇抚大秦 第256节(1 / 3)

“士人体系也好,贵族体系也罢。”

“终是旧制。”

“这套体系并不适合大秦。”

“秦国立国之后,一直想跟中原亲近,甚至是有意的效仿,但最终秦国积贫积弱,等到秦献公、秦孝公时,秦国彻底放弃中原那一套体系,启用商鞅,重新搭建了大秦的体制,继而秦国才渐渐拥有问鼎天下的实力。”

“眼下大秦面临的困局跟过去秦国是一样的。”

“大秦学不会关东那一套的。”

“越是受其影响,大秦的实力只会越弱,最终在自我怀疑中,整个帝国逐渐瓦解,而后不复存在。”

“大秦要的是自己的文化体制。”

听到嵇恒的豪言壮语,即便是嬴政,都不禁有些心惊。

嵇恒的野心太大了。

大到疯狂。

他好奇的问道:“你可知这番话若是传出,会遭至多大的非议?又会遭受多大的憎恶,你就当真不怕死?”

嵇恒笑了笑,轻蔑道:“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我本就死过,又岂会怕死?”

“有死本就无足轻重。”

“而且我身处咸阳,若在这里都能出事,只怕到时死的人,不会只有我一个人的。”

嬴政哈哈一笑。

他并未就生死过多言语,继续问道:“你所说的新的文化体系又是什么?”

嬴政的神色相较前面已严肃不少。

嵇恒的话,已勾起了嬴政的兴趣,也让他充满了好奇。

嵇恒没有急着开口,举起酒壶,大口的痛饮了几口,这才继续道:“法律从某种程度而言,当是维护道德的底线,所谓道德其实就是公序良俗。”

“过去天下遵守的公序良俗是礼。”

“随着周王室失权,社会的公序良俗渐渐崩坏,礼制崩塌,但随着孔子著春秋,创立了儒家,同时采取有教无类的教学,儒学渐渐替代了‘礼’,也渐渐为关东诸侯接受,说是儒,其实依旧是礼。”

“只是以‘儒’代称。”

“两者之间并无太大的区别。”

“儒之所以能这么快为关东接受,是因为其本身就是周礼,而关东受周礼影响很深,民众同样,所以关东先天就有儒学的基础,只是改良后的周礼,依旧只适合驭民,并不适合治国。”

“随着天下格局渐渐明晰,关东诸侯为了安民,也为了自身政权稳固,便开始有意在底层宣扬礼学,继而让儒家渐渐势大。”

“但礼也好,儒也罢,都没有具体标准。”

“一切随心。”

“就算是君主也难以掌控标准,甚至可能遭至反噬,为天下所谓的‘公序良俗’所逼迫让步。”

闻言。

嬴政目光微沉。

这同样是他不喜儒家的原因。

当年他设立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