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让朝臣在这上面大做文章。
见状。
杜赫面露一抹难色。
最终在迟疑一阵后,欲言又止,随后重新坐了回去。
不再吭声。
扶苏看向其他朝臣,不满道:“除此之外,诸位难道就没有其他解决之法?其他应对之策?”
姚贾看了杜赫几眼,也是直接起身道:“禀殿下,臣为典客,主司的是跟边地游牧打交道,因而对具体的情况不太了解,但据臣所知,朝廷过去其实一直有应对之策,也很是得当。”
“便是关中跟关东人口迁移。”
“亦或者将部分功赏民户迁移到南海北疆。”
“或许能解一时之忧。”
“请殿下明鉴。”
听到姚贾的话,扶苏脸色一沉。
姚贾说的全都是废话,若是迁移人口真的有用,他又岂会多此一举?姚贾杜赫两人分明知道这些,却故意将这些办法说出,为的恐就是搪塞自己,好让自己从这事中脱身。
扶苏深吸口气,压下心中火气。
他冷声道:“典客或许有所不知,朝廷过去的迁移情况,并不算顺利,不仅关东民众会逃,就连关中民众也会逃亡,此举并不得人心,过去几年几番折腾下来,不仅劳民伤财,还让各地民众对朝廷怨声载道。”
“若继续推行此策,恐会惹得沸反盈天。”
“此策难以再执行下去了。”
“而且就算朝廷想继续执行,但地方官员、地方民众还经得起这番折腾吗?”
“天下还经得起这番折腾吗?”
“故土难迁!”
姚贾沉声道:“臣何以不知此事?”
“但眼下想快速解决士卒田宅功赏,唯有此法见效最好,也最为立竿见影,或者是臣才疏学浅,想不到其他解决之策,请殿下谅解。”
姚贾面露羞愧之色,而后连忙坐了下去。
不敢抬头跟扶苏对视。
随着杜赫跟姚贾两人建议被扶苏拒绝,殿内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扶苏这时倒没有再催促,只是目光从其他朝臣身上不时扫过,似乎在期待其他朝臣的好建议。
稍许。
终于又有人站起来了。
史禄一脸肃然,作揖道:“启禀殿下,田宅功赏之事,事关上百万黔首,非同小可,因而决然不能轻易改动,臣过去曾作为灵渠的监御史,对地方情况有所了解,据臣了解,地方黔首,对田宅的认可度极高,朝廷想用其他办法去说服黔首,只怕无比困难。”
“在臣看来,此事只能做到缓解。”
“根子便在军功爵上。”
扶苏眼睛一亮,好奇的看向史禄,问道:“廷尉可否细说一二?”
史禄颔首道:“田宅朝廷是给不出来的,也没有办法兑现,这其实只要稍微有点见识的人